低血糖昏迷怎么办
对于低血糖昏迷需立即脱离环境评估病情,快速补充糖分,后续监测并找原因处理,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包括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要依情况谨慎处理及观察。
一、立即脱离低血糖环境并评估病情
1.脱离环境:若发现有人出现低血糖昏迷,首先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温暖且通风良好的场所,让患者平卧,解开领口等束缚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病情评估:立即检查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等情况。可快速检测血糖,若身边有血糖仪,应立即进行血糖检测以明确低血糖的程度。一般来说,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考虑低血糖昏迷。
二、快速补充糖分
1.口服糖块或糖水:如果患者还有一定的吞咽能力,应尽快给予口服含糖的食物或饮料,如白糖水、果汁、含糖的糖果等。一般可口服15-20g糖类物质,如1-2汤匙的白糖溶于水中制成糖水饮用,或吃3-5块方糖等。因为糖可以迅速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快速升高血糖。
2.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一般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溶液20-40ml,这是快速纠正低血糖的有效方法。葡萄糖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昏迷症状。
三、后续监测与进一步处理
1.持续监测血糖:在患者血糖恢复后,仍需持续监测血糖变化,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反复发生。可每隔15-30分钟监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且患者意识完全清醒。
2.寻找低血糖原因并处理:低血糖昏迷只是一个症状,需要进一步寻找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等)、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少或进食时间不规律等)、运动量过大等原因引起;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胰岛素瘤、肝源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导致。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纠正饮食和运动习惯、治疗基础疾病等。
3.观察患者后续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变化,确保患者完全恢复正常且没有因低血糖导致的并发症遗留。例如,低血糖可能会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需要长时间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等情况,如是否存在认知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在补充糖分的方式上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吞咽能力和配合度相对较差,在口服糖块等可能存在误吸风险,所以更倾向于选择口服糖水等易于吞咽的含糖液体。同时,儿童低血糖的原因可能与饮食不规律、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有关,在寻找原因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例如是否存在喂养不当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要特别注意其基础疾病情况。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补充糖分和后续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以及心血管系统对血糖快速波动的耐受性。例如,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避免因血糖快速升高加重心脏负担等情况。同时,老年人的低血糖原因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进食减少等关系密切,需要详细询问用药史和饮食情况来寻找病因。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有血糖波动的风险,在预防低血糖昏迷方面,要严格遵循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用药,规律饮食和运动。如果发生低血糖昏迷,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纠正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等情况,过度纠正血糖可能会导致反跳性高血糖等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