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或休克等表现,腹痛多突然发作、程度剧烈、部位多样且有相关影响因素;恶心呕吐多伴腹痛,呕吐物多样且有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发热多为中度以上且有相关机制及年龄等特殊考虑;重症者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及有特殊人群应对特点。
一、腹痛
1.表现及特点: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是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性质多呈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等。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部,也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稍缓解。例如,根据相关临床研究,约9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的发生与胰腺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包膜张力增加以及胰液外渗刺激腹膜等因素有关。
2.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急性胰腺炎腹痛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同样需要重视,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腹痛可能是其主要的就医信号之一;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可能相对较弱,腹痛的剧烈程度有时可能与实际病变程度不完全相符,需仔细鉴别。
3.病史影响: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能更易出现且病情可能较重,因为胆道疾病常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如胆道结石等可导致胰管梗阻,进而诱发胰腺炎出现腹痛等表现。
二、恶心、呕吐
1.表现及关联:多数患者在腹痛的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甚至血性物。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痉挛、蠕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恶心、呕吐。一般来说,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明显缓解。
2.性别差异影响:从性别角度看,男女在恶心、呕吐表现上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若发生急性胰腺炎,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非特殊时期表现类似,但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判断。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酗酒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酒精可直接刺激胰腺,导致胰腺炎症反应加重,进而更易引发胃肠道的不适反应;而有暴饮暴食习惯的人,在诱发急性胰腺炎后,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伴随症状。
三、发热
1.发热特点及机制:患者常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发热主要是由于胰腺炎症坏死物质吸收、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当胰腺出现坏死、感染时,体内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2.年龄特殊考虑:儿童急性胰腺炎发热时需格外关注,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热可能提示感染等情况较为严重,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快,可能很快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老年患者发热时,要考虑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是感染等并发症的信号,需积极排查病因。
3.病史相关:有胰腺外伤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出现发热,要警惕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因为外伤可能导致胰腺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发热;有胆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发热可能与胆道感染未控制或胰腺炎继发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四、低血压或休克
1.表现及发生机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主要是因为胰腺坏死出血,大量炎性渗出液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另外,胰蛋白酶激活激肽系统,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循环障碍。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特殊人群应对: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发生急性胰腺炎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时,病情更为凶险,需要快速识别并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稳定,因为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差;儿童患者发生休克时,病情进展迅速,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及时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