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迟发性脑出血几率大吗
摔倒后迟发性脑出血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老年人因血管等变化几率相对高,中青年相对低)、病史(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增加几率)、摔倒时头部受伤情况(程度重、部位特殊增加几率),并针对不同人群给出预防建议,如老年人密切观察、有基础病史者控制基础病等,一般人群注意安全防头部受伤且摔倒后即使无不适也建议检查。
一、摔倒后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情况
摔倒后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数值,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有一些高危因素会增加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几率。比如,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这是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脑萎缩等,摔倒后脑部血管更容易受损且自我修复等能力相对较弱;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血压波动大,摔倒时更易引发脑血管的意外情况从而增加迟发性脑出血风险;头部受伤程度较重的人,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也会相应升高。据相关研究统计,在头部外伤的患者中,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在5%-30%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具体到个体还会因上述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二、影响摔倒后迟发性脑出血几率的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脑实质也会发生萎缩,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摔倒时脑部受到的缓冲作用相对减弱,血管更容易受损破裂,而且老年人身体的修复能力、对病情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老年人摔倒后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相对较高。例如,一项针对60岁以上头部外伤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群。
2.中青年:相对而言,中青年脑血管等情况基本处于较好状态,摔倒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相对老年人较低,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发生,若头部受伤较重等情况也可能引发。
(二)病史因素
1.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较大,血管壁本身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当摔倒时,脑部血管受到瞬间的压力变化等影响,更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增加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病史的头部外伤患者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比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高出数倍。
2.脑血管畸形等病史:本身存在脑血管畸形的人,脑部血管结构异常,摔倒时更容易在异常的血管部位发生破裂出血,导致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大幅增加。
(三)摔倒时头部受伤情况
1.头部受伤程度:如果摔倒时头部受到较重的撞击,如撞击到坚硬物体等,脑部组织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更容易导致脑血管的损伤,从而明显增加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比如头部遭受重度撞击的患者,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轻度头部受伤者。
2.受伤部位:如果受伤部位是脑部血管相对集中、脆弱的区域,那么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几率也会相应升高。例如,枕部受伤相对更容易影响到一些重要血管,增加迟发性脑出血风险。
三、摔倒后预防迟发性脑出血的建议
(一)老年人
老年人摔倒后应密切观察自身状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去除可能导致摔倒的危险因素,如地面防滑等,同时控制好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脑血管等情况。
(二)有基础病史人群
有高血压病史者要严格控制血压,遵循医嘱规律服药;有脑血管畸形等病史者要定期复诊,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引发头部受伤的情况,摔倒后要更加谨慎对待,及时就医检查。
(三)一般人群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伤,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活动或处于可能摔倒的环境时要格外小心,若不慎摔倒且头部有受伤情况,即使当时没有明显不适,也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头颅相关检查,如头颅CT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迟发性脑出血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