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促甲状腺激素偏低原因
妊娠期间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偏低可由多因素引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有微弱促甲状腺激素样作用致妊娠早期TSH偏低,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也会使TSH因负反馈调节而偏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Graves病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模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致TSH降低,亚临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早期也可能影响TSH分泌;碘摄入异常(过多)会通过负反馈抑制TSH分泌,遗传因素也可能使孕妇发生TSH偏低风险增加。
一、妊娠生理变化相关因素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
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大量hCG,hCG的α-亚基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α-亚基结构相似。hCG具有微弱的促甲状腺激素样作用,能够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在妊娠早期,hCG水平迅速升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垂体分泌的TSH降低。一般妊娠8-10周时hCG达到高峰,此时TSH偏低的情况较为常见,这是一种生理性的适应妊娠状态的变化。例如,相关研究发现,在正常妊娠妇女中,妊娠早期hCG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随着hCG水平的上升,TSH水平逐渐降低。
2.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
孕妇在妊娠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于甲状腺激素,孕妇需要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自身代谢以及胎儿发育的需求。为了应对这种增加的需求,甲状腺会相应地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垂体分泌的TSH出现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妊娠中晚期可能会逐渐调整,但在妊娠早期较为明显。
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因素
1.Graves病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孕妇患有Graves病时,体内存在针对甲状腺刺激素受体(TSHR)的抗体,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TRAb可以模拟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持续刺激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通过负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TSH会降低。研究表明,在妊娠合并Graves病的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的孕妇会出现TSH偏低的情况,且TRAb水平与TSH水平往往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TRAb水平越高,TSH偏低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2.亚临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亚临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早期阶段,孕妇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已经开始启动。虽然甲状腺功能可能在早期尚未出现明显的异常,但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已经对甲状腺的功能调节产生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变化,进而影响垂体TSH的分泌,导致TSH偏低。有研究发现,在妊娠前就存在亚临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孕妇,妊娠期间发生TSH偏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三、其他可能因素
1.碘摄入情况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孕妇碘摄入异常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如果孕妇碘摄入过多,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TSH分泌,导致TSH偏低。例如,一些沿海地区孕妇长期大量食用富含碘的海产品,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孕妇碘摄入不足,也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进而影响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不过一般碘摄入不足更多地是导致甲状腺肿等问题,而碘摄入过多导致TSH偏低的情况也需要关注。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在孕妇促甲状腺激素偏低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孕妇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的遗传倾向,那么其自身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TSH偏低的风险可能增加。例如,家族中直系亲属有Graves病等甲状腺疾病病史,孕妇可能携带相关的易感基因,在妊娠这种特殊生理状态下,更容易出现TSH偏低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