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糖尿病会引发感觉异常、感觉减退、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相关症状。感觉异常有疼痛(高血糖致神经异常放电,病程长且控制不佳者常见,夜间加重)、麻木(神经受损致传导障碍,女性更敏感且随病情进展加重);感觉减退包括温度觉减退(影响皮肤温度感受器功能,易致烫伤,老年患者更明显)、痛觉减退(外伤时难察觉疼痛,儿童患者易延误伤口处理);运动神经症状有肌力下降(神经支配肌肉功能受影响,多年未良好控糖的男性患者受影响)、腱反射异常(周围神经病变致反射弧传导受影响,老年患者常见);自主神经症状包含心血管系统静息性心动过速(影响心脏神经调节,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消化系统胃排空延迟(致腹胀等,饮食需少食多餐)、泌尿生殖系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一、感觉异常相关症状
1.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疼痛类型有灼痛、刺痛、电击样痛等。研究表明,高血糖状态持续存在会损伤神经纤维,导致神经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疼痛。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种疼痛可能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例如,一些长期糖尿病患者会诉说在夜晚卧床时,腿部出现难以忍受的刺痛感,严重干扰休息。
2.麻木:患者常感觉手脚等部位有麻木感,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这是因为神经受损后,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感觉信号传递异常。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波动可能相对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且这种麻木感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和足部的感觉,增加跌倒等风险。
二、感觉减退相关症状
1.温度觉减退:患者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冷热程度。比如,在泡脚时可能因感觉不到水温过高而导致烫伤,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神经病变往往更为严重,温度觉减退的情况可能更明显。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影响了皮肤温度感受器的功能,使得机体不能及时感知外界温度变化,增加了皮肤损伤的风险。
2.痛觉减退:对疼痛的感知减弱,当身体受到外伤等情况时,可能不能及时感觉到疼痛,从而延误伤口的处理。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痛觉减退可能会使他们在受伤时不能及时察觉,比如玩耍时擦伤却不自知,容易导致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三、运动神经相关症状
1.肌力下降: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肌肉力量减弱的情况,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这是由于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受到影响,神经传导冲动到肌肉的能力下降,使得肌肉不能正常收缩。对于患有糖尿病多年且缺乏良好血糖控制的男性患者,肌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体力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变得困难。
2.腱反射异常: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可能减弱或消失。这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影响了神经反射弧的传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腱反射异常较为常见,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腱反射的改变,这对于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四、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1.心血管系统表现: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即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心脏的神经调节功能。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心率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血液灌注。
2.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累及胃肠道神经,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功能。对于患有糖尿病且有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应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多引起消化不良等不适。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等。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支配。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