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饮食是什么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人群需注意饮食调节,要保证碘合理摄入,成年人每日适宜摄入量120-200微克,孕妇等可增加;控制膳食纤维过量摄入,正常成年人有适宜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者需调整;保证蛋白质均衡摄入,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有相应优质蛋白来源;关注脂肪合理摄取,供能占比20%-30%,选健康脂肪来源;孕妇要精确摄碘并保证多种营养素充足,老年人要注重食物易消化性、控制饱和脂肪、保证饮食多样化及监测调整。
一、保证碘的合理摄入
1.碘的作用及合适摄入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人群需保证碘的合理摄入。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碘的适宜摄入量为120-200微克。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例如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要更多的碘来满足自身及胎儿、婴儿的需求,其每天碘的适宜摄入量可增加至230微克左右。
2.富含碘的食物: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是碘的良好来源,每100克海带中碘含量可高达36240微克,紫菜每100克含碘量也可达4323微克。但需注意,过量摄入碘也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这类食物的食用量。
二、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
1.膳食纤维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过量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影响碘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人群,应适当控制膳食纤维的过量摄入。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男性为30-35克,女性为25-30克,但促甲状腺激素偏高者需根据个体消化功能等情况适当调整。
2.高膳食纤维食物举例: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粗粮以及蔬菜中的芹菜、菠菜等都富含膳食纤维。如果本身消化功能较弱,过量食用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要适度食用。
三、保证蛋白质的均衡摄入
1.蛋白质对甲状腺的意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人群应保证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1-1.2克蛋白质。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例如,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约13.3克,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约36.3克。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略有差异,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求相对更高,每天每千克体重可能需要1.5-2克蛋白质;而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下降等原因,蛋白质的摄入要保证质量,可选择更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四、关注脂肪的合理摄取
1.脂肪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脂肪的合理摄取对身体正常代谢等有重要意义,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人群,要注意脂肪的合理摄取,避免过度摄入饱和脂肪等不健康脂肪。一般来说,脂肪供能应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
2.不同脂肪来源的选择:应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橄榄油每100克中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鱼油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对身体有益。而要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过多饱和脂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平衡,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不同,例如儿童的脂肪代谢相对较快,但也需保证脂肪摄入的合理性;老年人代谢减缓,更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五、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饮食原则外,要特别注意碘的精确摄入,因为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含碘食物的摄入量,同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
2.老年人:老年人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时,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食物的易消化性。例如,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蛋类、鱼类等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来源;脂肪的摄取要严格控制饱和脂肪的比例,多选择不饱和脂肪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并且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营养状况,根据情况调整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