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血糖检测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9-6.1mmol/L,≥7.0mmol/L伴症状提示糖尿病,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糖尿病,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随机血糖≥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糖尿病;OGTT检测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空腹≥7.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空腹6.1-7.0mmol/L且服糖后2小时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不同人群代谢差异等会影响结果判断。
血糖检测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9-6.1mmol/L,≥7.0mmol/L伴症状提示糖尿病,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糖尿病,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随机血糖≥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糖尿病;OGTT检测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空腹≥7.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空腹6.1-7.0mmol/L且服糖后2小时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不同人群代谢差异等会影响结果判断
一、血糖检测相关指标及判断
(一)空腹血糖
1.指标范围及意义: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高度提示患有糖尿病;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则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功能有所下降,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可能相对宽松,但一般也不应超出上述标准过多;生活方式上,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空腹血糖异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空腹血糖异常时需更加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二)餐后2小时血糖
1.指标范围及意义: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值。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当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时,可诊断为糖尿病;若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则为糖耐量减低,也属于糖尿病前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也有差异,但一般遵循类似的判断逻辑;妊娠期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餐后血糖的监测更为重要,其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一般低于非妊娠人群,若超出正常范围也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分别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且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低。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OGTT时,由于代谢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判断,例如儿童的代谢速度相对较快,可能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异性标准来评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患者,OGTT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史综合分析。
三、随机血糖
1.判断标准:随机血糖是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随时测定的血糖值。若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作时,随机血糖往往明显升高,此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可以快速做出糖尿病的判断;而对于一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等,随机血糖的升高可能是应激性的,但也需要警惕是否合并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