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常见表现是什么
脑卒中常见表现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部受损相关表现及其他相关表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运动障碍(肢体无力、口角歪斜)、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异常)、言语障碍(说话不清、理解障碍);脑部受损相关表现有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等)、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其他相关表现有视力障碍(视力下降、复视)、平衡障碍(行走易失衡易摔倒)。
一、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一)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无力是脑卒中常见表现之一,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如上肢或下肢)无力,严重时可能无法正常持物、行走等。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拿不住筷子,或者行走时步态不稳,向一侧偏斜。这是因为脑卒中影响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调控功能,大脑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肢体运动出现障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肌肉力量减退等基础情况,可能症状发现相对较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生脑卒中,运动障碍的风险更高。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口角歪斜,表现为一侧口角下垂,流口水等情况。这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影响,面神经核或其传导通路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不协调。
2.感觉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一侧的感觉减退,比如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例如,用针刺患者一侧肢体,患者感觉不如另一侧灵敏。这是因为感觉传导通路在脑卒中时受到破坏,导致大脑接收的感觉信息出现异常。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感觉功能有所退化,脑卒中导致的感觉障碍可能使其更易发生烫伤、擦伤等意外,需要家人更加留意其皮肤状况。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脑卒中后感觉障碍可能更明显,需要加强皮肤护理。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等。
3.言语障碍
表现为说话不清,言语含糊,可能出现构音障碍,患者发音不准,语句不连贯。这是因为语言中枢受损,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受到影响。不同性别患者在言语障碍上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可能在交流中更易因言语不清而产生焦虑情绪。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长期生活习惯等因素,在言语障碍出现时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言语障碍的脑卒中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关注自身言语变化。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理解障碍,即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
(二)脑部受损相关表现
1.头痛
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多为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刺激脑膜等结构引起疼痛。年轻患者发生脑卒中导致头痛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可能病情较急重。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头痛有一定影响,但脑卒中引起的头痛与生理期头痛有本质区别,需要注意鉴别。有偏头痛病史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头痛表现可能与以往偏头痛不同,需仔细区分。
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脑卒中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2.意识障碍
病情较重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脑的重要功能区域受损严重,影响了意识的维持。老年患者由于脑储备功能下降,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意识障碍发生后恢复相对困难。有脑部基础疾病如脑萎缩等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更易出现意识障碍。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脑卒中,意识障碍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涉及到胎儿等多方面因素。
(三)其他相关表现
1.视力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甚至失明。这是因为负责视觉传导的神经或视觉中枢受损。不同年龄患者视力障碍的表现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眼部基础疾病有关,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白内障等眼部问题,脑卒中导致的视力障碍可能被误认为是眼部本身疾病,但通过进一步检查可鉴别。有眼部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导致视力障碍的风险增加。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复视,即看东西重影。
2.平衡障碍
患者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容易摔倒。这是因为小脑等平衡调节相关的脑部结构受损。年龄较大的患者平衡能力本身较弱,发生平衡障碍后更易发生跌倒相关的外伤等情况。有帕金森病史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平衡障碍可能更严重,需要加强护理,防止跌倒造成二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