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营养不良性贫血有一般表现如皮肤黏膜苍白、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体力下降易疲劳等;血液系统表现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大小不等、小细胞低色素性为主,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异常但特殊情况有改变;消化系统表现有食欲减退、儿童异食癖、成年腹胀腹泻便秘交替等;神经系统表现有儿童精神萎靡等及智力受影响、成年头晕耳鸣等;特殊人群中儿童易生长发育迟缓且易合并感染,孕妇影响自身及胎儿,老年人易因消化等问题发生且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关注各人群营养摄入等情况预防纠正。
一、一般表现
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通常会有皮肤、黏膜苍白的表现,这是因为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皮肤、黏膜供血供氧不足。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这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生长代谢过程,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身高、体重增长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成年患者可能会有体力下降、易疲劳的现象,日常活动耐力降低,比如爬几层楼梯就会气喘吁吁等。
二、血液系统表现
1.红细胞形态改变
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为主。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铁等造血原料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使得红细胞体积变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在一些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中,这种红细胞形态改变较为典型。
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增高。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变化可以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当机体处于贫血状态时,骨髓会相应增加造血来补充外周血中减少的红细胞,所以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会有轻度升高来提示骨髓造血活跃。
2.白细胞和血小板改变
白细胞计数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在严重营养不良性贫血合并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的情况。例如,当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增多,而如果患者本身营养极度缺乏,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
血小板计数通常也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在一些因营养不良导致造血干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较严重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异常,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消化系统表现
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这是因为贫血会影响胃肠道的供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物质,如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体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等因素有关;成年患者可能会有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交替出现,这是由于胃肠道黏膜萎缩、消化酶分泌减少等原因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
四、神经系统表现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神经系统表现较为明显。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贫血影响了神经系统的供血和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智力发育方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较同龄正常儿童有所落后,这是由于长期慢性贫血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发育。成年患者可能会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若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头围、胸围增长缓慢等情况。同时,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合并感染性疾病,而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头围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孕妇
孕妇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孕妇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乏力、头晕等症状,而胎儿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儿等情况。孕妇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铁、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红肉、蛋类、奶制品等,以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性贫血。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除了上述常见表现外,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后,可能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贫血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老年人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等,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