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感染因素导致,病毒感染相关的风疹、麻疹、EB、肝炎病毒等可通过直接细胞毒性、免疫介导、影响骨髓巨核细胞功能等机制引起血小板减少;细菌感染相关的革兰阴性、阳性菌及其他细菌可通过释放毒性物质、激活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引起DIC等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他病原体感染相关的立克次体、螺旋体感染也可通过免疫炎症反应、交叉反应等引发血小板减少,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不同在其发生中存在不同易感性和表现。

一、病毒感染相关

1.常见病毒类型及作用机制

风疹病毒:风疹病毒感染后,可能通过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免疫介导机制影响血小板。病毒在体内增殖过程中,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研究表明,风疹病毒感染时,机体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血小板的破坏。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风疹病毒感染患者中,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的比例较高,且与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

麻疹病毒:麻疹病毒感染机体后,同样可引发免疫性血小板破坏。麻疹病毒作为一种外来抗原,会促使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产生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使得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有研究显示,麻疹病毒感染患儿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率有一定比例,通过对患儿血清学检查发现存在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

EB病毒:EB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紊乱。EB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影响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EB病毒感染也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临床观察发现,EB病毒感染相关的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能存在异常,且血小板破坏加速。

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损伤。一方面,病毒抗原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相似,引发交叉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被破坏;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可影响骨髓造血微环境,抑制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病例分析表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中,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风险相对增加,且病毒载量与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二、细菌感染相关

1.常见细菌类型及致病机制

革兰阴性菌:例如脑膜炎奈瑟菌,其感染人体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毒性物质可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等可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代谢,同时也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破坏。研究发现,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促使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清除。此外,革兰阴性菌感染还可能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DIC过程中,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等可导致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进而引发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这些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也可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与机体产生的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反应有关,免疫复合物可沉积在血小板表面,导致血小板被破坏。

其他细菌:例如幽门螺杆菌,虽然幽门螺杆菌主要与胃部疾病相关,但也有研究发现其感染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免疫介导机制影响血小板,具体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因子的失衡和自身抗体的产生,但相关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中。

三、其他病原体感染相关

1.立克次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在人体内寄生繁殖,其代谢产物等可引起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立克次体感染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血小板的存活和功能。同时,立克次体感染也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血小板的免疫攻击,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临床观察发现,斑疹伤寒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通过病原学检测和免疫指标检测可发现与立克次体感染相关的免疫异常。

2.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也可能与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较为复杂。螺旋体抗原可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能与血小板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此外,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也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代谢。有研究报道,部分梅毒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经抗梅毒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可有所回升,提示梅毒感染与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存在一定关联。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易感性和表现。例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发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也可能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相关的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人群,其自身免疫功能和机体的内环境状态可能影响感染后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在生活方式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缺乏运动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的易感性,从而间接增加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概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引起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鼻腔出血痰里有血块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腔出血,痰里有血块可能是鼻腔疾病、鼻部损伤、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鼻腔疾病 最常见的原因是鼻腔黏膜干燥、炎症、鼻中隔偏曲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喉咙后与痰液混合,形成痰中带血的现象。 2.鼻部损伤 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挖鼻、用力擤鼻等损伤时,也可能引起鼻腔出血。 3.全
后鼻腔出血从嘴巴吐出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后鼻腔出血从嘴巴吐出可能是鼻腔后部出血、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鼻腔后部出血 鼻腔后部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可能会向后流到鼻咽部,再从嘴巴吐出。常见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等。 2.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后鼻腔出血,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可能影
小孩鼻子经常出血怎么回事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孩鼻子经常出血可能是由鼻腔干燥、鼻部损伤、炎症、鼻中隔偏曲、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鼻腔干燥 空气干燥、使用取暖设备等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脆弱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2.鼻部损伤 鼻部受到外伤、碰撞或挖鼻孔等行为可能导致鼻出血。 3.炎症 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
小孩吐血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孩吐血可能是由误食异物、过度咳嗽、消化道出血、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1.误食异物 小孩可能误食了尖锐的物品,如鱼刺、骨头等,导致消化道损伤而出血。 2.过度咳嗽 剧烈的咳嗽可能会导致喉部或气管的微小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吐血。 3.消化道出血 如胃溃疡、食管炎、胃炎等疾病,都可能
月经时有血块什么原因
王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月经时有血块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内膜脱落、出血量过多、血液系统疾病等。 1.子宫内膜脱落 月经本身就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出血的过程,当子宫内膜大片脱落时,可能会形成血块。 2.出血量过多 如果月经期间出血速度较快,而血液来不及及时排出,可能会在宫腔内积聚凝结成块。 3.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来月经有大血块怎么回事
黄翠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来月经有大血块,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 1.内分泌失调 当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时,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月经异常,出现大血块。 2.子宫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子宫疾病,会使子宫腔的形态或子宫内膜的面积发生改变,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从而容易形成大血块
大姨妈流血多怎么回事
黄翠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姨妈是指月经。月经流血多,可能是子宫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紊乱、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子宫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使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也会造成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月经过多。 2.内分泌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比如黄体萎缩不全时,经期会
小孩子晚上流鼻血怎么办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孩子晚上流鼻血可能是由于环境干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对因治疗。 1、环境干燥 睡觉时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周围环境湿润度适中,从而改善鼻腔干燥出血的情况。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病情,缓解流鼻血
2岁宝宝流鼻血什么原因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2岁宝宝流鼻血可能和环境因素、鼻部疾病、血液疾病等原因有关。 1、环境因素 宝宝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时,会导致鼻腔黏膜快速失水,促使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出现流鼻血情况。 2、鼻部疾病 患有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或是存在鼻部外伤时,可能会导致鼻黏膜损伤、脆弱程度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3、血液疾病
拉屎拉血是怎么回事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拉屎拉血医学上称为便血,常见的原因有上消化道出血、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1、上消化道出血 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出血量较大时也可能出现便血。 2、肠道疾病 如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3、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便血。 如果便血持续或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好吗
江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是免疫紊乱,可能是感冒、消化道感染后发生,也可能是肿瘤性原因导致的免疫紊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是免疫的原因为主导致,经过丙球加激素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会痊愈,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去检测。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吗
江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是找不到原因的开始,继发性是有原因的开始,通常都是免疫性因素所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丙球激素作为首选,主要调节细胞的功能,不让血小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条件得以解除,让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有反复发生的情况,需要进一步随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到什么程度会危及生命
江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重要脏器出血,包括颅内出血、肝脏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这些都会危及生命。因为血小板少且输注无效,进而导致输入血小板没有效果,通常很难治疗,用丙球激素也不好治愈,很危险,死亡率极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简单的观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各种致病机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还需要通过新的检测方法,寻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也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或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名字由来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没有明确的病因。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叫做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生孩子吗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以生孩子,因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也不会遗传给孩子。但是,如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最好等病情稳定停止用药以后再进行备孕。因为本病的一线治疗措施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二线治疗措施需要应用利妥昔单抗等药物,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是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症状一般以出血为主,轻者可以表现为出血点、瘀点、瘀斑,严重时可以表现为口腔血泡、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最为严重的时候可以引起颅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内脏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也叫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