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如何康复

来源:民福康

脑出血病人康复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训练阶段划分及内容、康复辅助措施和康复中的注意事项。康复前需专业医生全面评估以制定个性化方案;康复训练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各阶段有不同训练内容;康复辅助措施有物理因子治疗和辅助器具使用;康复中要注意安全、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一、康复评估

脑出血病人康复前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反射等)、认知功能评估、言语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等。通过评估明确病人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康复潜力,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例如,肌力评估可通过徒手肌力测试判断肌肉力量情况,不同的肌力等级反映出肢体运动功能的不同受损程度,这对于后续康复训练强度的确定至关重要。

二、康复训练阶段划分及内容

(一)急性期康复(发病后1-2周内)

1.良肢位摆放:

对于卧床的脑出血病人,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可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如仰卧位时,头部垫起,患侧肩部用枕垫起,使肩关节前屈约90°,患侧上肢伸展,手掌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垫枕,使髋关节微屈、外旋;患侧膝关节下方垫薄枕,保持膝关节微屈。

侧卧位时,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可增加患侧感觉输入,促进患侧肢体的伸展;患侧在下的侧卧位可使患侧肢体处于放松状态,但时间不宜过长。

2.关节活动度训练:

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病人进行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关节可进行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旋转等活动,每天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10次,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要避免引起疼痛和损伤。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整活动幅度,以防止因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或加重病情。

(二)亚急性期康复(发病后2-4周)

1.床上训练:

翻身训练:教导病人进行向患侧和健侧的翻身训练。向患侧翻身时,病人双手交叉,健侧手握住患侧手,健侧腿屈曲插入患侧腿下方,然后利用健侧肢体的力量带动患侧肢体向患侧翻转;向健侧翻身时,病人先将健侧腿屈曲,然后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摆动,再带动身体向健侧翻转。通过翻身训练可改善病人的体位变换能力,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坐起训练:从卧位逐步过渡到坐位,可先进行床头抬高训练,逐渐增加床头高度,让病人适应后再进行坐起训练。坐起时可利用上肢的力量支撑身体,保持躯干的平衡。对于有认知障碍或平衡能力较差的病人,坐起训练需要在专人保护下进行,防止摔倒。

2.坐位平衡训练:

当病人能够坐稳后,进行不同体位的坐位平衡训练,如静态坐位平衡(保持坐位不变)、动态坐位平衡(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身体保持平衡)。通过坐位平衡训练可提高病人的坐位控制能力,为站立和行走训练打下基础。训练时可借助平衡训练器具,如平衡板等,根据病人的平衡能力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三)恢复期康复(发病4周后至6个月内)

1.站立训练:

在病人具备一定坐位平衡能力后,开始进行站立训练。可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训练,病人双手握住平行杠,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慢慢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下肢,使患侧下肢承担部分体重,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难度。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骨质疏松的病人,站立训练要循序渐进,防止因站立时间过长或体重承担过多导致骨折等并发症。

站立训练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肢体血液循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为步行训练创造条件。

2.步行训练:

当病人站立平衡较好且下肢有一定力量后,进行步行训练。可先进行摆臂训练和踏步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扶持步行、辅助步行(如使用拐杖等),最后进行独立步行训练。步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纠正病人的步行姿势,如患侧下肢的摆动、步幅等。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步行训练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

3.言语和认知训练:

言语训练:如果病人存在言语功能障碍,根据言语障碍的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如运动性失语可进行发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等;感觉性失语可进行听理解训练等。言语训练可采用一对一训练、小组训练等方式,每天训练一定时间,逐渐提高病人的言语功能。

认知训练:对于有认知障碍的病人,进行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方面的训练。如通过拼图、数字连线等游戏进行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通过地图识别、时间地点识别等进行定向力训练。认知训练要根据病人的认知水平由易到难逐步进行,持续训练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三、康复辅助措施

(一)物理因子治疗

1.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可用于促进神经肌肉的兴奋,改善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对于脑出血后肢体瘫痪的病人,可通过电极片贴附在相应的肌肉部位,给予适当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电刺激疗法要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的操作下进行,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整参数。

2.功能性电刺激(FES):

FES可用于辅助瘫痪肢体的运动,通过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模拟正常的运动模式。例如,对于足下垂的病人,可使用FES刺激胫前肌,帮助病人背屈踝关节,改善步行功能。FES的应用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刺激参数合适,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二)辅助器具的使用

1.矫形器:

对于存在肢体畸形或关节挛缩的病人,可使用矫形器进行矫正和保护。如足下垂矫形器可帮助病人保持踝关节的正常位置,预防足下垂畸形进一步加重;腕关节矫形器可保持腕关节的功能位,防止腕关节挛缩。矫形器的选择和使用要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或矫形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定制。

2.助行器:

对于需要辅助步行的病人,助行器是常用的辅助器具。根据病人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如两轮助行器、四轮助行器等。使用助行器可帮助病人分担体重,提高步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助行器前,要对病人进行正确的使用方法培训,确保病人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

四、康复中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方面

1.防止跌倒: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尤其是站立和步行训练时,要确保训练环境安全,地面无障碍物,光线充足。对于平衡能力较差的病人,要有人在旁保护,防止跌倒造成二次损伤。

2.避免过度疲劳: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病人过度疲劳。过度疲劳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康复效果,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营养支持

脑出血病人康复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对于吞咽困难的病人,要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如鼻饲饮食等,确保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身体的恢复。

(三)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由于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例如,可通过与病人交流、倾听病人的诉求、介绍康复成功案例等方式,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和康复。

了解疾病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出血,属于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的出血,出血部位在大脑半球、脑干、小脑等处,属于急性脑血管病,按照病因可分为两种类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基底节区脑出血后遗症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具体的后遗症主要根据当时出血的量来进行决定。像有些病人当时出血量比较多,很有可能后遗症会表现出一侧肢体的偏瘫,甚至少数病人还有可能表现出精神异常这类的后遗症。
轻微脑出血能恢复正常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脑出血的病人,能否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主要还是和严重和否以及出血的部分有一定的关系。若是轻度且不是功能区的出血,病人可以恢复正常,反之就无法恢复,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脑出血几天的危险期?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出血的危险期是比较长的,前三天特别是前24小时,特别是前6小时,主要是预防再出血,在发病的24小时以后,脑出血的水肿可以达到高峰期,一般持续10天左右可以逐渐下降,因此它的风险最少是在10天左右。
脑梗塞引起脑出血会死亡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如果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脑出血大于30毫升,并且表现出了脑疝,意识障碍,昏迷等等一些情况,这样是容易造成死亡。而如果仅仅表现出了脑出血十毫升左右,这样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脑出血ct值一般不超过?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溢血的ct值一般不超过40,风险越高,CT值代表脑出血的意义就越重要,正常ct值越低越好,当脑溢血现象刚表现出时,病人ct值就会迅速上升,正常会达到40左右,而轻度脑溢血人体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严重的脑溢血,往往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一定要造成重视。
脑出血急性期大概多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急性期的时间主要是指其病情最容易发生变化的一段时间,其主要是根据脑出血的量及出血的位置而定。当脑出血的量比较小的时候,病人所要面临的主要是再出血及脑水肿风险,脑出血急性期是48小时以内,在72小时之内有可能会发生再出血,脑水肿在3-5天左右开始,一般1周左右开始消退。
脑出血10毫升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流血量10毫升是不是严重,要看出血部位,若是在小脑幕以上的出血, 10毫升不算严重,出血量并不大,也不具备手术指征,经过药物保守治疗,用一些止血消肿脱水和营养神经药物,逐渐就能够吸收恢复,大部分不留下后遗症。如果位于小脑幕下,脑干的出血或者是小脑的出血比较严重,可以危及生命。
急性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造成急性脑出血的原因具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没有做好血压检测造成血压骤然升高,因此造成的,平时要按时的去医院做血压检测,定时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第二种,突然暴怒等精神刺激造成的,要保持情绪平缓、心情愉快;第三种,脑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建议先去医院做脑血管造影,然后再对症治疗;第四种,患有脑动脉瘤造成的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脑出血
陈海波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判断自己有没有脑出血,一般可以根据症状进行判断,脑出血正常会造成头晕头痛,或者是肢体无力,在病情加重以后可能会表现出说话困难或者是理解困难。如果总是有头疼的情况,最好能够到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进行确诊,比如头部CT检查或者是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正常会比较准确。脑出血可能是患有动脉瘤或者是烟雾病造成的,
脑出血几天能清醒?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的病人几天能清醒要视病人出血的量和部位而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病人的出血量较少且非脑功能区出血时,正常情况下在一天至一周左右就可以清醒过来。但是如果病人的出血量较大或脑干部位出血等表现时,可能需要经过系统的抢救或治疗,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清醒。其中少数脑出血造成了脑疝的病人,没有接
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脑出血性疾病分为两大类,一个就是脑实质性出血,叫脑出血;另外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两种疾病的病因有的是一样的,有的不同,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90%以上都是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实质性的出血就是脑出血,一般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脑出血,特别是高血压控制不好,有的人把药物中断了以后血压过高,导致血管弹
怎么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第一、脑出血起病比较急,发展比较快,多半都是在活动状态下或者情绪不稳的时候起病,并且在数小时之内疾病可以达到高峰;脑梗死一般就是在安静状态下,休息的时候起病比较多见。第二、脑出血的病史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脑梗死的患者血压是正常的,但是在起病之前多半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形式比较缓慢,假如病人头晕、头部不舒服,1-2天以后才逐渐向
脑出血后头疼怎么办?
司维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的头疼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法:1、脑出血后会在脑子里存在一定时间,我们叫做占位效应,颅内压会增高,颅压增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这时候的治疗应该以脱水降颅压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等。接近大脑皮层的出血可以直接刺激到脑膜引起头痛,这时可以给病人用一些止痛药。2、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
头被撞多久排除脑出血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头被撞之后,一般要求观察三天,也就是72小时。在头部受损伤六个小时左右,容易伴发颅内出血,此时可以做核磁检查,因为核磁检查精度比较高,比CT更加敏感。如果是做CT检查,如果有出血,72小时之内可以发现。如果是做核磁,六小时左右有些病人就会显影了。因此,一般要求病人观察72小时。72小时有没有发现异常,就可以排除脑出血。
低压90多会脑出血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低压90多毫米汞柱也可能会造成脑出血。正常情况下,低压不能超过90毫米汞柱。如果低压超过90毫米汞柱,就叫做单纯舒张压增高的高血压。长期舒张压增高也有可能会导致小动脉玻璃样变,进而引起小动脉破裂脑出血。所以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以及其他脏器病变患者。
脑出血能恢复正常人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出血是否能够恢复正常,主要取决于出血量,以及出血位置,如果出血量很少,并且也没有压到功能脑组织,此种是可以恢复正常,比如微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经过诊治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如果脑出血的出血量虽然不多,但是是在特别关键的功能区,比如在底节区出血,此种情况一般来讲,都会留有一定的后遗症,脑出血实际上是一种高致残性的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