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无绝对年龄界限,需结合危险因素综合判断。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传统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因随年龄增长,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累积,血管病变概率增加,导致发病风险上升。但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如年轻人长期熬夜、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等,使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年轻化,脑卒中发病年龄逐渐降低,40-59岁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甚至20-30岁的青壮年也可能发病。
缺血性脑卒中在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中老年人群中更常见,但年轻患者如果存在动脉瘤、血管炎等,也可能发病。因此,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各年龄段人群均需关注脑卒中预防,尤其是存在基础病或不良生活习惯者,需更早干预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