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手部、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具有一定遗传倾向。
特发性震颤的核心表现是震颤,通常在执行精细动作(如持物、书写、进食)时加重,静止时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在情绪紧张、疲劳、寒冷等情况下症状会明显加剧,而喝酒后可能暂时缓解,但这种缓解作用短暂且不具有治疗意义。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能系统、γ-氨基丁酸能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肌肉的不自主震颤。
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具有家族聚集性,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帕金森病等其他震颤性疾病不同,特发性震颤一般不伴有肌肉僵直、动作迟缓等症状,进展通常较为缓慢,多数患者病情长期稳定,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少数患者可能因震颤幅度逐渐增大,出现手部功能障碍、社交焦虑等问题。临床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震颤表现、家族史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小脑病变等)。治疗方面,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选用普萘洛尔、扑米酮等药物缓解,少数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深部脑刺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