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放射,性质为压榨等感,诱因有体力劳动等,持续3-5分钟至数十分钟且发作频繁不一;伴随症状有出汗等全身症状、血压变化及心率变化。
一、疼痛特点
1.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不同人群疼痛放射部位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放射部位不典型,女性患者疼痛部位也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部分女性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等不典型部位疼痛。
2.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痛,偶伴濒死感。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患者疼痛发作时会感觉胸部有沉重、压迫的感觉。
3.疼痛诱因: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受寒、饱食、吸烟等情况下诱发。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比如长期吸烟者可能更容易因吸烟诱发,而有基础情绪问题的人群在情绪激动时更易发作。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上述诱因下更易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4.疼痛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但比稳定型心绞痛时间长,可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而且发作频繁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一天发作数次,有的间隔时间较长。
二、伴随症状
1.全身症状:发作时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出汗可能是因为疼痛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恶心、呕吐可能与疼痛刺激自主神经,导致胃肠道反应有关。
2.血压变化:可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疼痛发作时,机体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因为疼痛剧烈等原因出现血压下降。在老年患者中,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3.心率变化:心率可增快、减慢或心律不齐。比如疼痛刺激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而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减慢,这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受到影响有关。在有基础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率变化可能更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