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感觉
心律失常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心悸,即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因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别;严重心律失常可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黑矇,不同人群情况不同;还会导致乏力,因心脏功能受影响致器官供血不足,不同性别及有基础病史患者表现有差异。
胸闷气短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当心律失常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时,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肺部供血供氧受到影响,就会引发胸闷气短。比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输出量可减少25%以上,患者就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活动后往往会加重。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心律失常时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心肺功能较好,可能在心律失常早期胸闷气短症状相对不那么突出,但随着心律失常持续,也会逐渐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表现。
头晕黑矇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甚至黑矇。例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脏的房室之间传导发生严重障碍,心室率显著减慢,脑部供血大幅减少,患者就会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发生黑矇,甚至晕厥。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脑部供血本身就相对脆弱,发生心律失常时更容易出现头晕黑矇的情况;儿童如果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需要特别关注。
乏力
心律失常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感觉。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异常,心率过慢或节律紊乱,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就会感到浑身无力。不同性别在乏力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本身身体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发生心律失常时乏力可能会更明显;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冠心病的心律失常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已经受损,发生心律失常后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