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外盆腔静脉血栓、右心血栓、上肢静脉血栓及其他部位静脉血栓等也可能成为栓子来源,长期卧床、老年人、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有盆腔手术史、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等人群易相关部位血栓形成并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
一、深静脉血栓脱落是主要来源
肺动脉栓塞(PE)的栓子多数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下肢深静脉中,髂静脉、股静脉等部位容易形成血栓,这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相关。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流淤滞,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随后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对于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回流相对缓慢,且可能存在血管弹性降低等情况,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引发肺动脉栓塞;女性在妊娠期和产褥期,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几率。
二、其他可能来源
(一)盆腔静脉血栓
盆腔静脉与下肢静脉有交通支,盆腔内的静脉血栓也可能脱落进入肺动脉。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盆腔静脉受损,血流状态改变,容易形成血栓,之后血栓脱落可引发肺动脉栓塞。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肺动脉栓塞相关症状,因为盆腔静脉血栓也是潜在的栓子来源。
(二)右心血栓
右心内的血栓也可能成为肺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心内膜表面的赘生物可能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其右心内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的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监测。
(三)其他少见来源
1.上肢静脉血栓:虽然相对少见,但上肢静脉血栓也可能脱落进入肺动脉。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导管相关的静脉损伤等因素可能促使血栓形成,进而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对于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要注意观察上肢静脉情况,预防血栓形成。
2.其他部位静脉血栓:如颈部静脉等部位的血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但相对来说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