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什么药
骨质疏松药物分为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雷洛昔芬、锶盐),选择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医生个体化决策,还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一、抗骨吸收药物
1.双膦酸盐类: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抗骨吸收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发挥作用,可有效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例如阿仑膦酸钠,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该类药物适用于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但对于食管狭窄、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5ml/min)等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一般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2.降钙素类:包括鲑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等,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还可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鲑降钙素对于有骨痛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较为适用,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面部潮红等,妊娠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
二、促进骨形成药物
1.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的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它能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增加骨量。但该药物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使用禁忌,如患有Paget病(佩吉特病)、有骨恶性肿瘤病史等患者禁用,一般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发生过多次骨折的高危患者,使用时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
三、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
1.雷洛昔芬: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用于预防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在骨骼上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乳腺和子宫内膜有一定影响,有静脉血栓病史等患者禁用,绝经前女性一般不推荐使用。
2.锶盐:雷奈酸锶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适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等,对锶过敏者禁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等情况。
在选择骨质疏松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用药决策,同时还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当运动等,以更好地管理骨质疏松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