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的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表现具多样性和动态性,有ST段改变(部分压低≥0.05mV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少数抬高≥0.1mV需警惕变异型心绞痛,不同人群ST段改变有不同影响)、T波改变(可低平、倒置或双向,不同人群T波改变意义不同),且心电图可短时间动态演变(不同年龄成人演变有差异,女性特殊生理状态影响演变观察)。
ST段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ST段压低,通常≥0.05mV,这是心肌缺血的常见表现之一,ST段压低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ST段抬高,若ST段抬高≥0.1mV,且持续时间较长,需高度警惕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多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部分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更重,ST段改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心电图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ST段改变的基本意义是相似的。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基础可能更严重,ST段改变可能更频繁或更明显。
T波改变:可表现为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T波倒置较为常见,往往提示心肌缺血导致的复极异常。对于年轻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T波改变可能更多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相关;而老年患者由于基础心脏储备功能下降,T波改变可能更难恢复,且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等并发症的存在,T波改变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动态演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比如原来压低的ST段恢复正常,或者原来倒置的T波部分恢复等,这种动态演变对于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价值。在不同年龄段中,儿童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极为罕见,主要以成人为主,不同年龄的成人在病情变化时心电图动态演变的速度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中青年患者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好,动态演变可能相对迅速但恢复也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心脏代偿能力下降,动态演变可能相对缓慢,但一旦发生变化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女性患者在怀孕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脏负荷改变可能影响心电图动态演变的观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