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心脏传导通路异常,有附加房室传导旁路如Kent束,使心房激动提前传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缩短、有delta波、QRS波群增宽;易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呈现异常折返环路致心率加快,影响泵血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发作表现不同,生活方式等可诱发,对有基础心脏病史者影响更甚
一、心脏传导通路异常
心脏正常的传导通路是从窦房结发出冲动,经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传导。而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附加的房室传导旁路,最常见的是Kent束,它是连接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异常肌束,使得心房的激动可以通过旁路提前到达心室肌,导致心室的部分或全部提前激动。例如,正常情况下心房冲动需经过房室结缓慢传导至心室,而旁路的存在让冲动绕过房室结快速传导,使心室提前除极。
二、心电图表现异常
1.PR间期缩短:正常PR间期为0.12-0.20秒,预激综合征患者PR间期<0.12秒,这是因为旁路使心房激动提前传至心室,导致PR间期缩短。
2.delta波:QRS波群起始部分有顿挫,形成delta波,这是由于旁路提前激动心室肌,导致心室除极的初始向量异常。
3.QRS波群增宽:一般QRS波群时间>0.11秒,因为除了正常房室结传导途径下传的激动外,还有旁路下传的激动,两者共同激动心室,使QRS波群时限延长。
三、心动过速相关异常
预激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当存在房室正路和旁路两条传导通路时,就可能形成环形折返。例如,窦性心律时,冲动经房室结下传心室,同时经旁路逆传心房,若形成合适的传导顺序,就会引发心动过速,此时心脏的电活动呈现异常的折返环路,导致心率加快,可能达到150-250次/分,对心脏的泵血功能产生影响,长期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可能会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导致心脏扩大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和成人在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哭闹、烦躁等表现,而成人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等,但核心是心脏电传导的异常折返机制。在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有预激综合征病史的人群需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预激综合征引发的心动过速可能会加重基础病情,需更加重视监测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