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发病部位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发病部位有基底节区(最常见,壳核出血多见,中老年人易患,可致“三偏”综合征)、脑叶(约占10%-15%,不同脑叶出血有不同表现,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易患)、脑桥(约占10%,病情凶险,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且控制不稳者易患,可致昏迷等)、小脑(约占10%,主要表现为眩晕等,中老年人易患,出血量不同治疗不同)
基底节区:这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其中又以壳核出血最为多见,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60%左右。壳核出血常累及内囊,可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在此部位出现高血压脑出血,这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且基底节区血管解剖特点有关,其血管较直,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易导致该部位血管破裂出血。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控制血压以降低此部位出血风险。
脑叶:脑叶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15%,常见的脑叶有顶叶、额叶、颞叶等。顶叶出血可出现对侧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等;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等;颞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感觉性失语等。脑叶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导致脑叶小动脉破裂有关,其发病年龄相对较基底节区出血可能更分散,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有发病可能,但有高血压且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者更易发生。对于脑叶出血患者,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脑桥:脑桥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病情往往较为凶险。脑桥出血时,患者常迅速出现昏迷、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四肢瘫痪等表现,死亡率较高。脑桥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定者更易发生,因为脑桥部位血管细,血压波动易导致血管破裂。对于此类患者,在急救等处理时需格外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小脑:小脑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眩晕、共济失调、头痛等症状。小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与高血压导致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有关。对于小脑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若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治疗及预后上可能会因身体机能等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相对可能恢复潜力较大,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