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骨质疏松会引发疼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问题,疼痛因骨量丢失等致骨骼承受压力能力下降而起,身高变矮驼背与椎体压缩变形等有关,骨折因骨密度等降低使骨骼脆性增加,严重骨质疏松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会影响呼吸功能,且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会影响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
身高变矮、驼背
骨质疏松会使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身高变矮,严重者可出现驼背。正常人的椎体呈圆柱形,当骨量减少、椎体骨质流失时,椎体容易被压缩变扁,从而引起身高逐渐缩短。一般来说,女性绝经后5年内身高可平均缩短3cm左右,7年内可平均缩短5cm左右。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变形进一步加重,可出现驼背,影响身体外观和活动功能。年龄因素中,老年人骨强度下降,发生椎体压缩变形的概率更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骨丢失,更易出现身高变矮和驼背。生活方式中,长期姿势不良、缺乏足够的户外日照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脊柱变形的情况。
骨折
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例如,椎体骨折可在咳嗽、打喷嚏或日常活动中发生;髋部骨折多在摔倒后发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患者常需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腕部骨折则多因跌倒时手掌撑地所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增加是因为骨密度降低、骨质量下降,骨骼脆性增加,难以承受正常的应力。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越高,骨折风险也越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折风险显著增加;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骨折风险也高于正常人群;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或既往有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病史的人群,骨折复发风险更高。
呼吸功能下降
严重的骨质疏松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弯,胸廓畸形,从而影响胸廓的活动度,进而影响呼吸功能。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重度脊柱驼背的患者,胸廓活动受限,肺容量明显减少,通气功能下降。年龄较大的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丢失更严重,脊柱变形的可能性更大,呼吸功能下降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丢失,也可能间接影响胸廓结构,增加呼吸功能下降的风险;长期患有骨质疏松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呼吸功能下降的情况会逐渐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