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有腹痛(多右上腹,饱餐、进食油腻后发作,可放射,儿童表述不清易忽视,有病史者发作频繁)、恶心呕吐(炎症刺激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热(早期可正常,随病情发展低热或更高,儿童波动大,老年人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重)、黄疸(少数,炎症波及胆总管致梗阻)等症状;治疗分非手术(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止痛,不同年龄用药有别)和手术(腹腔镜适症者,创伤小恢复快;开腹用于复杂情况,创伤大恢复慢)。
一、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1.腹痛:多为右上腹疼痛,开始时可为隐痛,随后逐渐加重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肩胛和背部,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这与胆囊收缩、结石移动刺激胆囊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易被忽视,有胆囊病史者发作可能更频繁。
2.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3.发热:早期体温可正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低热,如炎症较重,体温可升高至38℃-39℃左右,甚至更高,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老年人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更严重。
4.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为轻度黄疸,是由于胆囊炎症波及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痉挛或炎症水肿导致胆道梗阻所致。
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减少食物对胆囊的刺激,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改善胃肠道功能,适用于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对于病情较轻、暂不考虑手术的患者。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控制胆道感染,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不同年龄患者感染病原体可能不同,儿童需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抗生素,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的肝肾功能影响。
解痉止痛:可使用阿托品等药物缓解胆道痉挛,减轻疼痛,用药时需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等情况,如青光眼患者禁用阿托品。
2.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手术耐受性不同,儿童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复杂、腹腔镜手术困难的患者可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如炎症严重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等情况,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