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方法有哪些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有体位调整(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和吸氧(高流量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非药物治疗有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病因治疗(积极找并治病因,如控高血压、治心梗等)。
一、一般治疗
1.体位调整: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此体位调整都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舒适且有效的体位摆放以减轻心脏负担。
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L/min,严重者可采用面罩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吸氧。通过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况,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者可能因肺部基础情况不同对吸氧的反应有差异,但均需保证足够的氧供来缓解急性左心衰导致的缺氧表现。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常用药物如呋塞米等,通过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因为部分利尿剂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2.血管扩张剂:例如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还有硝普钠,能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但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不同年龄患者对血压下降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血压下降需更谨慎。
3.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等,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但对于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需格外小心,因为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三、非药物治疗
1.机械通气: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如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对于儿童患者,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和参数,因为儿童的呼吸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
2.血液净化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严重水钠潴留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如超滤等。对于有基础肝肾疾病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时需综合评估肝肾情况,避免加重肝肾负担。
3.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并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病因,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肌梗死等。不同病因的患者处理方式不同,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治疗时需同时兼顾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相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