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失常是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出现异常改变,包括频率相关和节律相关的情况。频率相关的有窦性心动过速(成年人>100次/分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不同年龄处理不同)和窦性心动过缓(成年人<60次/分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不同年龄需关注不同问题);节律相关的有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多为生理现象,非呼吸性可能与病理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需区别对待。
一、窦性心律失常的定义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出现了异常改变。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放冲动,带动心脏跳动,而窦性心律失常就是其频率、节律等方面发生了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
(一)频率相关的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成年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理性因素,在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情况下,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窦房结会相应加快发放冲动频率以满足需求;病理性因素则可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疾病状态,这些情况会导致机体代谢增加或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不同年龄人群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去除诱因后可自行缓解,而对于老年人则需要更谨慎评估潜在的疾病因素。
2.窦性心动过缓
成年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生理性因素可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他们的心脏功能较好,窦性心律频率相对较低;病理性因素可见于颅内高压、严重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影响窦房结的正常功能,导致心率减慢。对于老年人来说,窦性心动过缓更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等问题;儿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时,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情况。
(二)节律相关的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性心律的节律不规则,在呼吸周期中较为常见,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与呼吸时迷走神经张力的变化有关。但也有一些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病理因素相关,比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或与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等。不同年龄人群的窦性心律不齐需要区别对待,儿童的窦性心律不齐如果是呼吸性的一般多为正常生理现象,而成年人出现非呼吸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则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心脏疾病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