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是关节炎吗
网球肘医学名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过度使用致慢性损伤性炎症,非关节炎;二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不同,网球肘患者需休息、物理治疗等,关节炎患者依类型治疗,不同人群患二者需注意不同事项。
发病机制差异
网球肘:多因反复用力活动腕部,如打网球、刷漆等,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的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处发生慢性损伤,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病理改变主要是肌腱、腱膜的退变、损伤等,以肌腱起点处的炎症、水肿、粘连等为主要表现。
关节炎:不同类型关节炎发病机制不同,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增生,进而侵蚀关节软骨和骨;骨性关节炎主要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有关,年龄增长、肥胖、创伤等多种因素可促使软骨退变、骨质增生,引发关节炎症。
临床表现差异
网球肘:主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前臂,一般疼痛局限在肘部外侧,局部无明显红肿,患者活动肘关节一般不受限,但做拧毛巾、扫地等前臂旋前、伸腕的动作时疼痛明显。
关节炎:不同类型关节炎表现不同,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患者多有对称性小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常伴有晨僵,晨僵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且可持续较长时间;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时可有摩擦感,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疼痛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但病情严重时休息时也会疼痛。
影像学表现差异
网球肘: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肱骨外上髁处骨质增生等表现,但这并非特异性改变;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发现肌腱起点处有水肿、炎性改变等。
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在X线早期可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等;骨性关节炎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
对于网球肘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缓解症状,必要时可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等;关节炎患者则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需使用抗风湿药物等,骨性关节炎可采用减轻体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患网球肘或关节炎时需注意不同事项,例如年轻爱运动人群患网球肘需更注重运动姿势和强度的调整;中老年人群患关节炎需关注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