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结核症状是什么
髋关节结核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午后低热(儿童夜间盗汗)、乏力;局部症状有初期轻微隐痛(儿童表现异常)、进展期疼痛加重(可放射至膝关节、致行走困难跛行)、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肿胀、晚期出现畸形。
低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的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在体内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夜间盗汗,这是由于结核感染后身体代谢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对于婴幼儿,家长可能会发现其睡眠时衣物潮湿,这与成人盗汗表现类似,但婴幼儿表达能力差,需家长细心观察。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消耗机体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功能状态。在生活中,患者可能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散步等,现在会感到力不从心。
局部症状
疼痛
初期疼痛:早期疼痛多为轻微的隐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主要是由于结核病灶刺激髋关节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儿童患者可能不会准确表达疼痛,会出现哭闹、不愿行走或步态异常等表现,比如患儿可能不愿意让大人触碰髋关节部位,行走时步态蹒跚。
进展期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可为持续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部位,这是因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神经有部分交叉,称为牵涉痛。此时患者行走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跛行,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关节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患者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关节周围炎症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内滑膜充血水肿、软骨和骨质破坏等原因引起。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下蹲,或者髋关节外展角度明显减小。
肌肉萎缩:由于长期疼痛导致患肢活动减少,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萎缩。以股四头肌为例,会逐渐变细,肌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关节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肢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患肢与健侧对比明显变细。
肿胀:髋关节周围可能出现肿胀,早期肿胀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可出现局部肿胀。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充血水肿。
畸形: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畸形,如屈曲畸形、外旋畸形等。这是由于髋关节骨质破坏、肌肉挛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屈曲畸形表现为髋关节不能伸直,患者行走时呈前倾姿势;外旋畸形则是髋关节处于外旋状态,影响正常的步态和肢体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