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要如何治疗
小儿高血压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病因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限制钠盐摄入、管理体重、保证作息规律;药物治疗要根据情况选择,谨慎用药;病因治疗中继发性高血压需针对原发病处理,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要分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小儿高血压,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低于3克。同时保证充足的钾、钙、镁等元素摄入,鼓励患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因为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而充足的钾、钙、镁等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不同年龄小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搭配饮食。
体重管理:肥胖是小儿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帮助超重或肥胖的患儿控制体重,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合理饮食来实现。运动方面,根据患儿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学龄前儿童可选择户外活动、游戏等,学龄儿童可进行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管功能。
作息规律: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不同年龄段小儿所需睡眠时间不同,新生儿需16-20小时,婴儿需12-16小时,幼儿需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学龄儿童需9-11小时。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正常的生理调节,对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二、药物治疗
1.药物选择原则:药物选择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病因等。一般先考虑非药物治疗,若效果不佳再考虑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降压药物的风险,应谨慎选择,并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中关于儿科用药的研究结果。例如,ACEI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在儿科应用时需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三、病因治疗
1.继发性高血压的处理:小儿高血压很多是继发性的,如由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对于肾脏疾病导致的高血压,需积极治疗肾脏原发病,根据具体的肾脏疾病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要考虑药物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相应的药物调节内分泌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以及各项相关指标,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