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什么意思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使骨骼脆弱易骨折,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发病,需通过骨密度检测诊断,确诊后要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控制病情。
一、骨量与骨微结构方面
骨量是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的含量,正常情况下骨量维持在稳定状态以保证骨骼的强度和功能。当发生骨质疏松时,骨量会减少,骨微结构会遭到破坏,比如骨小梁变细、断裂等,使得骨骼的完整性和韧性下降。
二、骨脆性及骨折风险方面
由于骨量低下和骨微结构损坏,骨骼变得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骨折。例如,轻微的外力作用,像日常的翻身、咳嗽、弯腰等动作,或者受到轻微的碰撞,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手腕等。
三、年龄因素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代谢会发生变化,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相对增高,骨重建处于负平衡状态,骨量逐渐丢失,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的丢失;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加,性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也会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儿童及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量不断积累,若在此期间存在营养不均衡(如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缺乏运动等情况,会影响骨量的正常积累,可能为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四、性别因素影响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骨丢失加速,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而男性在成年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也会逐渐减少,但一般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相对较晚。
五、生活方式影响
饮食方面:长期挑食、节食等导致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量的维持。
运动方面:缺乏体育锻炼会使骨骼承受的应力不足,不利于骨骼的健康,容易导致骨量丢失。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促进骨形成。
吸烟饮酒方面:吸烟会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过量饮酒会干扰骨代谢的正常过程,影响钙的吸收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
六、病史影响
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增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需要通过骨密度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一旦确诊,需要采取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降低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