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左心衰的急救流程
左心衰急救包括体位调整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同时立即呼叫急救系统转运患者,调整体位要轻柔,吸氧对有基础肺部疾病者需调整,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使用要注意不同患者情况及监测血压等,转运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一、体位调整
1.取坐位或半卧位:让患者迅速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这样做的原理是通过重力作用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此体位调整都能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但需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的不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体质较弱,调整体位时要缓慢平稳;女性患者在调整时也需关注其情绪和身体反应,确保体位调整过程安全。
二、氧疗
1.高流量吸氧: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钟,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吸氧方式和流量,以避免对肺部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高流量吸氧可能需要谨慎,需根据其血气分析等结果调整氧流量,确保既改善缺氧又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三、药物应用
1.使用利尿剂:可静脉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利尿剂的作用是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患者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避免过量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
2.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硝酸甘油可以扩张静脉和小动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在应用血管扩张剂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因为其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对于有低血压病史的患者,使用时要格外谨慎,起始剂量要小,并逐渐调整。
四、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通过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能够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或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例如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或血压出现异常波动时,需要立即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加强监测频率;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也需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
五、呼叫急救系统
1.及时呼救:在进行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医疗系统,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对于不同年龄段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转运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安全,比如对于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