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心衰的主要病因是
引起心衰的主要病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原发性心肌损害中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可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炎和心肌病会因不同机制影响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过重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容量负荷过重的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它们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导致心衰。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例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约有相当比例会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其机制是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下,能量代谢障碍,收缩蛋白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
2.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心衰的常见病因之一,病毒感染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间接导致心肌炎症、变性、坏死,影响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虽部分不明确,但遗传因素、感染、中毒等可导致心肌细胞进行性破坏,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进而引发心衰;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影响心脏充盈,长期可发展为心衰,这类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出现心衰症状,与心肌肥厚导致的心肌顺应性下降密切相关。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必须加强收缩以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久而久之,左心室心肌肥厚、扩张,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进而发展为全心衰竭。高血压患者中,若血压控制不佳,心衰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研究显示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10年内心衰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加重,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后期可发展为左心室扩张,导致左心衰竭,严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心衰表现,且活动耐量明显降低。
2.容量负荷过重
瓣膜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在收缩期不仅要射血入主动脉,还要反流一部分血液至左心房,使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逐渐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功能减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主动脉内血液反流至左心室,使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长期可引起左心衰竭,这类患者在体检时可闻及相应瓣膜关闭不全的杂音,且随着病情进展,心衰症状会逐渐加重。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由于存在异常的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量增加,左心室容量负荷加重,早期可引起肺淤血,长期可导致右心衰竭,儿童时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若未及时治疗,发展为心衰的风险较高,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