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6周检查哪些项目
怀孕36周时需进行产科常规检查,包括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测量,胎心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超声检查,特殊人群依合并症情况调整检查,同时提醒孕妇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按时产检为分娩做准备。
一、产科常规检查项目
1.体重测量:通过测量孕妇体重,可了解孕妇体重增长情况,一般孕期体重增长应在合理范围(约11.5-16kg左右),若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增长过快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风险,增长过慢可能提示孕妇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
2.血压测量:监测血压能及时发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会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造成威胁,如导致孕妇出现抽搐、昏迷等,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正常血压应低于140/90mmHg。
3.宫高和腹围测量:宫高和腹围可以初步估计胎儿的大小和孕周是否相符。随着孕周增加,宫高和腹围有一定的增长规律,通过定期测量能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等异常情况。
二、胎心监测
1.胎心听诊或超声监测胎心:怀孕36周时,需要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通过胎心监测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如果胎心率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存在缺氧等问题。例如,若胎心率持续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胎儿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项目
1.血常规检查:主要查看孕妇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孕妇是否贫血,孕期贫血可能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等;白细胞能了解孕妇是否有感染情况;血小板则关系到孕妇分娩时的凝血功能等。一般血红蛋白应在110g/L以上,若低于此值则提示可能存在贫血。
2.尿常规检查: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潜血等指标。通过尿常规可以发现孕妇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迹象(如尿蛋白阳性)、是否有糖尿病(尿糖阳性)等情况。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应为阴性,葡萄糖也应为阴性。
四、超声检查(如果有必要)
1.B超检查胎儿情况:通过B超可以进一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深度、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等。例如,双顶径可以帮助判断胎儿的孕周是否与实际孕周相符,羊水深度正常范围是3-8cm,若羊水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存在异常情况;胎盘成熟度一般分为0-Ⅲ级,36周时胎盘多处于Ⅱ级左右。
对于特殊人群,如本身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孕妇,在怀孕36周时的检查可能会根据合并症的具体情况有所增加或调整。例如,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血糖等相关指标;有高血压的孕妇需要更频繁监测血压等。同时,要提醒孕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活动,为分娩做好准备,并且要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按时进行各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