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维持骨骼健康需做到合理膳食,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戒烟限酒;定期体检进行骨密度检测;特殊人群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合理膳食
1.钙的摄入: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成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约800-10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例如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多摄入这类食物有助于补充钙。
2.维生素D的摄取: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人体可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每日适当晒太阳10-15分钟(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可满足部分需求,也可从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中获取,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600-800国际单位。
二、适量运动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可以增强骨骼的血液供应,刺激骨形成,有助于维持骨密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人群骨密度丢失速度相对较慢。
2.力量训练:进行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而肌肉对骨骼有支撑作用,同时力量训练也能刺激骨骼,促进骨量增加。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选择多个肌群进行练习。
三、戒烟限酒
1.吸烟:吸烟会影响骨代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骨形成,增加骨吸收,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尽量戒烟,减少吸烟对骨骼健康的不良影响。
2.饮酒:过量饮酒会干扰骨代谢,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避免过量饮酒对骨骼造成损害。
四、定期体检
1.骨密度检测: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早期发现骨量减少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骨骼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快,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除了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相关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同时更要注重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加强运动等。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行动相对不便,在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避免摔倒导致骨折等情况。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钙和蛋白质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的疾病。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尤其是钙的摄入,以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成年后的骨骼健康奠定基础。同时要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