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症状
肌筋膜炎有多种症状,疼痛表现包括局部疼痛(多为弥漫性酸痛胀痛,特定部位,长时间姿势、劳累或受寒加重)和牵涉痛(放射至其他部位,范围不超膝关节,性质相似);肌肉有紧张(患病部位肌肉发硬)与痉挛(肌肉突然不自主收缩,致疼痛加剧,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活动受限表现为相应关节活动受限制,活动时疼痛加重;还有晨起僵硬(部分患者晨起病变部位肌肉僵硬,活动后缓解又可能再发)、少数有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过敏等),不同人群患病症状有差异,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有肌肉筋膜损伤病史者易出现或复发症状。
局部疼痛:是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等。疼痛可在特定的肌肉筋膜部位出现,比如腰背部、颈部等区域的肌肉筋膜处,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的大致位置。在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劳累后或受寒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在颈部出现持续性的隐痛,且在颈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剧。
牵涉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其他部位。以腰背部肌筋膜炎为例,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臀部、大腿等部位,但一般放射的范围不会超过膝关节,疼痛的性质与局部疼痛相似,多为酸痛等。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病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肌肉发硬。例如,颈部肌筋膜炎患者颈部肌肉触摸时较硬,活动颈部时会有发紧的感觉。
肌肉痉挛:有时会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表现为肌肉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缩,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且能摸到紧张的条索状硬结。比如小腿部位的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导致行走困难。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会导致相应关节的活动受限。如肩部肌筋膜炎患者,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不能自如地进行梳头、穿衣等动作。不同部位的肌筋膜炎会影响对应部位的关节活动范围,一般来说,活动时疼痛会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减少相应关节的活动。
其他伴随症状
晨起僵硬:部分患者在早晨起床时会感到病变部位肌肉僵硬,活动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后又可能再次出现僵硬感。比如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晨起时腰部发僵,活动一会儿后才逐渐灵活起来。
皮肤感觉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过敏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例如,某些手部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有手部皮肤的轻微麻木感。
不同年龄段人群患肌筋膜炎时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肌筋膜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可能因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相应部位的活动等情况;老年人由于肌肉、筋膜等组织退变,肌筋膜炎症状可能相对更顽固,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生理变化,也较易出现肌筋膜炎相关症状,需特别注意休息和正确的姿势等。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运动、姿势不良等)的人群,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更容易出现且更易反复发作。有既往肌肉筋膜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肌筋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症状可能也会相对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