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怎么办
背部筋膜炎是背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由肌肉过度使用、受寒等诱因引发,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休息姿势调整、物理治疗,有药物辅助治疗,有康复锻炼如背部拉伸和核心肌群训练,还有预防措施如保持正确姿势和适度运动
一、背部筋膜炎的定义及常见诱因
背部筋膜炎是一种发生在背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多因肌肉过度使用、受寒、创伤、姿势不良等因素引发。长期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人群及老年人等易患,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如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者背部肌肉持续紧张,易致筋膜炎症。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与姿势调整:发病时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例如伏案工作者每工作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5-10分钟,调整坐姿,保持脊柱挺直,减轻背部筋膜压力。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避免弯腰负重等加重背部负担的动作,保持正确的行走、坐姿等,减少筋膜损伤风险。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用40-50℃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背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糖尿病患者或皮肤感觉异常者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背部轻柔按摩,可放松背部肌肉,改善筋膜血液循环。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按摩背部筋膜炎相关部位,若有需求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牵引:适用于因脊柱问题导致背部筋膜炎的患者,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体间隙,减轻对筋膜的压迫。但牵引力度和时间需严格遵循专业医生指导,不同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者牵引方案不同。
三、药物辅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用药禁忌,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四、康复锻炼
1.背部拉伸运动:如站立位背部伸展,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后伸展,每次保持10-15秒,重复10次左右。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和频率,但要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新的损伤。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次数。
2.核心肌群训练:通过平板支撑等运动增强腹部和背部核心肌群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背部筋膜负担。平板支撑起始姿势为肘关节和肩关节与身体保持直角,腹部收紧,身体离开地面,保持时间根据个人能力逐渐增加,一般从10-20秒开始,逐渐延长至1分钟左右。儿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合其年龄和身体状况的简单训练方式。
五、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良好姿势,如坐姿时臀部应坐满整个座椅,腰部挺直,头部保持中立位;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使脊柱保持自然生理曲度。不同年龄人群姿势要求有差异,儿童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习惯,避免脊柱发育不良引发相关问题。
2.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合背部肌肉锻炼的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增强背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运动损伤。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既锻炼背部又能提高身体整体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