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性食道炎怎么治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与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一般治疗需进行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如肥胖者减重、避免紧身衣物、睡前禁食、抬高床头,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等;药物治疗有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手术治疗有抗反流手术(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和内镜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伴有其他疾病者各有注意事项;患者还需定期复查胃镜,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十分重要。肥胖人群腹压增加会加重反流,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特别是腰部紧身的衣服,以减少对腹部的压力。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睡前23小时内不要吃东西,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
2.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浓茶等。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可能刺激食管黏膜,加重症状,也应尽量少吃。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部压力。
二、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线用药,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H受体拮抗剂也可减少胃酸分泌,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2.促胃肠动力药:可增强食管蠕动和胃排空能力,减少反流,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3.黏膜保护剂:能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对黏膜的刺激,促进黏膜修复,如铝碳酸镁等。
三、手术治疗
1.抗反流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愿长期服药或存在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射频治疗、内镜下注射治疗等,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剂量可能需要调整。此外,老年人食管蠕动功能和唾液分泌减少,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2.儿童:儿童患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与喂养方式、消化道发育不完善等有关。对于婴幼儿,要注意正确的喂养姿势,喂奶后适当竖抱、拍嗝。儿童用药需谨慎,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3.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时应优先选择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如需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例如,某些促胃肠动力药可能影响血压或心率,需要谨慎使用。
五、定期复查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胃镜,观察食管黏膜的修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若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