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补
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可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要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运动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和力量训练;适当日照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老年人要防摔倒、定期检测骨密度,绝经后女性需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激素补充治疗等,儿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营养、运动和日照以促进骨骼发育。
一、饮食补充
1.钙的摄入: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且钙吸收率较高;豆制品,像豆腐等,每100克北豆腐约含138毫克钙;还有深绿色蔬菜,例如菠菜每100克约含66毫克钙等。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物,能从饮食中获取充足的钙以帮助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
2.维生素D的摄入: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每100克约含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鸡蛋也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每100克鸡蛋约含41国际单位维生素D等。适当摄入这类食物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利用,从而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二、运动干预
1.有氧运动:散步是较为适合的有氧运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进行。对于年轻人,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散步,能增强骨骼的血液循环,刺激骨形成;对于中老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散步,可维持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风险。
2.力量训练: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练习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年轻人可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针对不同肌群进行锻炼;中老年人也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适度的力量训练,一般建议每周2-3次,每次15-30分钟,通过力量训练刺激骨骼,提升骨强度。
三、日照因素
适当日照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吸收。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保证15-30分钟的日照时间较为合适,可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暴晒,尤其是肤色较浅、有皮肤癌家族史等人群,过度暴晒可能增加皮肤癌风险,需做好防晒措施。对于儿童,保证每天适量日照也很重要,有助于其骨骼正常发育,但同样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除了上述饮食、运动、日照等方面外,还需注意避免摔倒,因为老年人骨骼脆性增加,摔倒容易导致骨折。家中应保持环境整洁,清除障碍物,卫生间等易滑区域可安装扶手等设施。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除了常规的饮食、运动等措施外,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激素补充治疗等,但需权衡利弊,因为激素补充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风险,所以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决策。
3.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D摄入以及适当的运动和日照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要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以促进骨骼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