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褥疮怎么办
褥疮的评估、治疗、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展开。评估需观察症状并依据NPUAP分类系统判断分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减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药物治疗(选用消毒剂、生长因子、抗生素等药物)和手术治疗(严重时进行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护理各有注意要点;预防复发要定期检查皮肤、保持良好体位、改善生活方式。
一、褥疮的评估
1.观察症状:需仔细查看褥疮的大小、深度、颜色,是否有渗液、异味,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一般来说,初期褥疮可能只是皮肤发红,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水疱、破溃、坏死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2.判断分期:依据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的分类系统,可将褥疮分为Ⅰ期(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Ⅱ期(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的开放性溃疡或水疱)、Ⅲ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未暴露)、Ⅳ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溃疡底部被腐痂或焦痂覆盖,无法确认其实际深度)和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完整,但呈紫色或褐红色,或有血疱,是由于压力或剪切力造成的皮下软组织损伤)。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主要是减压,定时为患者翻身,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圈等辅助器具。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等刺激皮肤。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2.药物治疗:根据褥疮的不同情况,可选用合适的药物。如外用消毒剂(碘伏等)进行伤口消毒,预防感染;生长因子类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对于有感染的褥疮,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Ⅲ期、Ⅳ期褥疮,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清创术可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机会;皮瓣移植术可覆盖创面,促进愈合。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皮肤弹性差,愈合能力弱。在护理时,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加强营养补充,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受到损伤。在使用减压器具时,要确保其柔软舒适,避免对皮肤造成摩擦。注意儿童的活动情况,防止其抓挠褥疮部位。在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肥胖人群:肥胖人群体重较大,受压部位压力更大。应选择更有效的减压措施,如使用专业的减压床垫。同时,要注意皮肤褶皱处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汗液积聚加重褥疮。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伤口愈合困难,且容易发生感染。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在治疗褥疮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四、预防复发
1.定期检查皮肤:每天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尤其是骨隆突处、受压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早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处理。
2.保持良好的体位:在患者休息或活动时,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可使用软枕、靠垫等辅助器具,使身体各部位受力均匀。
3.改善生活方式: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进行床上康复训练,如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同时,要保持患者床单平整、清洁、干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