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
针对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包含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感染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及特殊情况护理等方面。一般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嘱绝对卧床并左侧卧位,不同年龄孕妇均有益)和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适宜温湿度,不同年龄孕妇需求不同);病情观察需监测生命体征及羊水性状;感染预防护理有会阴护理(不同年龄孕妇要求不同)和无菌操作;心理护理要疏导不同年龄孕妇因胎膜早破产生的不良情绪;特殊情况护理涵盖早产预防护理(依孕周精细观察)和脐带脱垂预防护理(发现迹象及时采取措施并准备抢救)。
一、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嘱孕妇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宫腔压力,防止脐带脱垂。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左侧卧位都有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年轻孕妇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左侧卧位能更有效地保障胎盘供血;而高龄孕妇由于机体功能有所下降,左侧卧位对维持胎盘血供的意义更为重要。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久坐或久站的孕妇,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能显著纠正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子宫胎盘血流异常情况。
2.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湿度适中(50%-60%)。为不同年龄段孕妇营造适宜的环境,年轻孕妇对环境变化相对不敏感,但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其放松心情;高龄孕妇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舒适的环境可缓解其紧张情绪,利于病情稳定。
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密切监测孕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体温方面,正常孕妇体温一般在36-37℃,若胎膜早破后出现体温升高,提示可能有感染发生,不同年龄孕妇感染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高龄孕妇感染后可能症状不典型但更需警惕。脉搏和呼吸会随体温等变化而相应改变,通过持续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羊水性状观察:观察羊水的颜色、量、气味等。正常羊水为无色透明,若羊水呈黄绿色,提示胎儿可能有宫内缺氧;若羊水有臭味,多提示有感染。对于不同病史的孕妇,如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羊水异常改变可能提示合并症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
三、感染预防护理
1.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0.05%聚维酮碘溶液擦洗会阴2次,防止逆行感染。对于孕妇的年龄因素,年轻孕妇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强,但胎膜早破后仍需严格会阴护理;高龄孕妇抵抗力较弱,更要注重会阴部的清洁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2.无菌操作:进行阴道检查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无论是为哪个年龄段的孕妇进行相关操作,都要确保操作环境和器械的无菌,避免因操作引起感染。
四、心理护理
1.情绪疏导:由于胎膜早破可能会给孕妇带来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护士要及时与孕妇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不同年龄的孕妇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年轻孕妇可能更易焦虑,需耐心倾听其诉求并进行针对性疏导;高龄孕妇可能因担心胎儿预后等问题情绪更为复杂,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鼓励。
五、特殊情况护理
1.早产预防护理:若孕周较小,有早产迹象时,遵医嘱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同时密切观察孕妇宫缩情况等。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孕周越小早产风险越高,护理时要更加精细,关注各项指标变化。
2.脐带脱垂预防护理:一旦发现有脐带脱垂的迹象,立即让孕妇采取膝胸卧位或抬高臀部等措施,并尽快准备剖宫产等抢救措施。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导致胎位异常等情况的孕妇,更要加强脐带脱垂的预防和观察,因为这类孕妇发生脐带脱垂的风险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