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有哪些
缩窄性心包炎因心包慢性炎症致心包增厚等,使心脏舒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静息气短、活动后加重、严重呈端坐呼吸等)、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肝大、下肢水肿、腹水)、心脏相关症状(心悸、心音低钝)、全身症状(乏力、食欲减退)。
一、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由于心包缩窄,心脏舒张受限,心室充盈减少,心排血量降低,导致肺淤血,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在活动后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活动时身体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心脏的泵血功能受限,无法满足机体的氧供需求。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为呼吸急促,难以跟上正常的活动节奏;成年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如快走、爬楼梯等时出现明显的气促。
具体表现:患者在静息时可能就会有气短的感觉,严重时可能呈端坐呼吸,不能平卧,需采取前倾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二、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
肝大
发生机制:体循环淤血时,血液回流受阻,肝脏淤血肿大,是缩窄性心包炎常见的体征之一。肝脏淤血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功能。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并无明显差异,但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过心包炎的病史,尤其是慢性心包炎病史,更要警惕缩窄性心包炎导致肝大的可能。
具体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肝脏肿大,且可能伴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肝脏肿大可能会比较明显,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下缘超过肋缘下一定距离。
下肢水肿
发生机制:体循环淤血使静脉压升高,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其发生与患者的活动量密切相关,长期站立或行走后水肿会加重。对于生活方式中活动量较大的人群,水肿可能更为明显。
具体表现:早期可能表现为足踝部的凹陷性水肿,行走后水肿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全身。
腹水
发生机制:腹腔内脏器淤血,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形成腹水。腹水的形成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腹胀等不适症状。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腹水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具体表现: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浊音等表现,严重时腹部膨隆明显,影响患者的腹部外观和舒适度。
三、心脏相关症状
心悸
发生机制:心脏功能受损,心率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从而引起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即心悸。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心悸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具体表现:患者可感觉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齐等,自己能明显察觉到心脏跳动的异常节律或频率。
心音低钝
发生机制:心包增厚粘连影响了心脏的正常搏动,导致心音传导受到影响,使得心音听起来低钝。这是由于心包的病理改变限制了心脏的活动,进而影响了心音的产生和传导。
具体表现:在心前区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减弱,与正常清晰的心音相比,呈现出低钝的特点。
四、全身症状
乏力
发生机制:心功能减退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使患者感到乏力。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且与患者的活动耐力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会感到疲惫不堪。
食欲减退
发生机制:胃肠道淤血,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发育,而老年人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
具体表现: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可能伴有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