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骨质疏松怎么治
骨质疏松的防治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预防跌倒等并发症。基础治疗需补充营养(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有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促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手术治疗针对椎体压缩骨折等情况,如椎体成形术、关节置换术等;还需通过环境改造预防跌倒并定期监测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
一、基础治疗
1.营养补充:确保摄入足够的钙,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钙量约1000-1200mg,可通过饮食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获取,也可适当补充钙剂;同时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800-1200IU,可通过阳光照射(每天适度日晒10-15分钟)、食物(如深海鱼、蛋黄等)或补充剂来获取。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的人群,营养补充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对营养的需求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更需要关注营养的有效摄入;女性在更年期后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钙的代谢,需尤其注重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可以选择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上下楼梯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调整,年轻人可选择较为剧烈的运动,而老年人则更适合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运动能改善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而跌倒在骨质疏松人群中容易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运动通过增强肌肉力量等方式可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
二、药物治疗
1.抗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是临床上常用的抗骨吸收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
降钙素类: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量丢失。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能调节骨代谢。
2.促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但这类药物使用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不同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综合考虑,例如对于老年女性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优先考虑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但需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等方面的风险。
三、手术治疗
1.椎体成形术:对于有椎体压缩骨折且疼痛明显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考虑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向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达到强化椎体、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如感染、骨水泥渗漏等风险,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
2.髋关节置换术等:当严重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等重要关节骨折时,可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术来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前后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处理,包括骨质疏松的控制等,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对于老年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其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四、预防跌倒等并发症
1.环境改造:居住环境应进行改造,去除障碍物,在卫生间、走廊等易跌倒的地方安装扶手,地面保持干燥、防滑等,以减少跌倒发生的环境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居住环境改造重点略有不同,老年人居住环境改造需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便利性。
2.定期监测: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了解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每6-12个月监测一次骨密度等相关指标,根据监测情况来优化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