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症状多样,包括血压升高表现,如一般性血压升高且部分患者波动大;伴随肾脏疾病表现,有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还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悸胸闷等,神经系统有头痛头晕等。
血压升高表现
一般性血压升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高于正常范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血压升高的具体数值范围有所差异。例如,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范畴,但肾性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升高较为明显,部分患者收缩压可高达200mmHg以上,舒张压也可超过120mmHg。在儿童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需根据年龄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血压≥110/70mmHg,学龄儿童血压≥120/80mmHg需警惕高血压可能,肾性高血压的儿童患者也会出现相应超出正常范围的血压值。
血压波动情况:部分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可能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点血压差异明显。这与肾脏病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功能紊乱有关,RAAS系统异常会使血压调节失衡,从而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例如,早晨起床后由于身体活动增加等因素,血压可能较夜间休息时升高更明显。
伴随肾脏疾病的表现
蛋白尿: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会出现蛋白尿。患者尿液中可出现泡沫增多,且泡沫较长时间不易消散。蛋白尿的程度可有所不同,轻度蛋白尿可能仅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蛋白弱阳性,而重度蛋白尿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3.5g。不同年龄患者蛋白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蛋白尿时,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丢失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
血尿: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伴有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等。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肾脏病变破坏了肾小球或肾小管等结构,导致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对于有血尿症状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性还是非肾小球性,肾小球性血尿往往伴有蛋白尿等其他肾脏损害表现。
肾功能异常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肾性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尿量改变,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所致;随着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尿量可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无尿。同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代谢废物潴留,影响了机体正常代谢和各系统功能。不同年龄患者肾功能异常的表现也有差异,儿童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时,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心血管系统表现:长期肾性高血压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这是因为高血压加重了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厚、心肌缺血等。长期高血压还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使患者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升高。对于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风险更高,因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等基础情况,高血压更容易导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神经系统表现:部分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部位不固定;头晕可表现为头部昏沉感、眩晕等。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影响了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痉挛等。对于女性肾性高血压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压波动及脑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