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灰指甲医学称甲真菌病,由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有颜色、形态等临床表现,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诊断靠临床表现观察及真菌学检查(镜检、培养)。
一、灰指甲的定义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
二、灰指甲的临床表现
1.颜色改变:甲板可呈现灰白色、黄色、褐色等不同颜色改变,这是由于真菌在甲板内生长繁殖,分解破坏甲板中的物质导致色素沉积或脱失。例如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灰指甲,常见甲板呈灰白色,俗称“白甲”;而一些酵母菌感染可能使甲板呈现黄色等改变。
2.形态改变
增厚:甲板角质物堆积,使得甲板厚度增加,这是因为真菌的代谢产物刺激甲板角质细胞增生。
变脆易碎:甲板的结构被真菌破坏,变得失去韧性,容易破碎,这是由于真菌破坏了甲板中的角蛋白等结构成分。
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真菌在甲板内生长,导致甲板表面出现粗糙、凹陷等情况,影响甲板的正常外观和功能。
甲板变形:严重时甲板可出现变形,如甲板翘起、甲板与甲床分离等,这是因为真菌侵犯甲床及甲周围组织,破坏了甲板与甲床之间的正常连接结构。
三、灰指甲的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相对发病率较低,但如果有手足癣等基础疾病且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引发灰指甲。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比如脚部多汗且不及时更换鞋袜,为真菌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增加了患灰指甲的风险。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灰指甲发病率绝对不同,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中可能有体现。例如,男性从事某些需要长时间穿不透气鞋子工作的,如建筑工人等,脚部出汗多,易患灰指甲;女性若经常美甲,破坏了甲的正常结构和屏障功能,也会增加灰指甲的发病几率,因为美甲过程中可能损伤甲床和甲板,使真菌更容易侵入。
3.生活方式因素
足部多汗:如果足部长期处于多汗状态,汗液会使脚部皮肤处于潮湿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比如一些人运动后脚部出汗较多,若不能及时清洁和更换干爽的鞋袜,就容易引发灰指甲。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像塑料凉鞋、不透气的运动鞋等,会使脚部处于密闭、潮湿的环境,为真菌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增加患灰指甲的可能性。
接触传染源: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地面、毛巾、拖鞋等物品,容易感染真菌而患上灰指甲。例如在公共浴室光着脚行走,就有感染真菌的风险。
4.病史因素
有手足癣病史:手足癣和灰指甲都是由真菌引起的,若手足癣没有得到彻底治疗,真菌可能会蔓延到甲板,引发灰指甲。因为手足癣的真菌可以直接传播到甲板部位,持续感染导致灰指甲的发生。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身体抵御真菌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真菌患上灰指甲。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和甲组织容易被真菌侵袭。
四、灰指甲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甲板的颜色、形态等外观表现,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灰指甲的可能。但仅靠临床表现有时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
2.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取病甲碎屑进行镜检,若能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有助于诊断灰指甲。不过真菌镜检的阳性率有时会受到病甲取材等因素影响。
真菌培养:将病甲碎屑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明确致病真菌的种类,这对于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能够分离出具体的真菌菌株,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