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周围韧带受损,损伤原因有运动因素(青少年和年轻男性因高强度运动、姿势不当易伤,有既往损伤史者风险高)和非运动因素;损伤类型及表现包括前交叉韧带损伤(有扭伤感、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后交叉韧带损伤(有向后暴力史、肿胀疼痛、松弛感等)、内侧副韧带损伤(因外翻暴力、疼痛肿胀等)、外侧副韧带损伤(因内翻暴力、疼痛肿胀等);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通过特定试验初步判断)和影像学检查(超声可筛查,MRI能清晰显示损伤程度);治疗原则分非手术治疗(轻损伤者保守治疗,含急性期处理和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严重断裂等需手术,术后也需康复),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不同康复注意事项。
一、损伤原因
1.运动因素
年龄与性别影响:在运动人群中,青少年和年轻男性相对更易发生膝关节韧带损伤,这与他们参与高强度运动的频率较高有关。例如在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中,由于快速奔跑、急停、变向等动作,膝关节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导致韧带损伤。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剧烈运动或运动时姿势不当是常见诱因。比如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膝关节突然受到外翻、内翻或旋转暴力时,就可能引发韧带损伤。非运动员人群如果进行不恰当的体育活动,也可能出现此类损伤。
2.非运动因素
病史影响: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韧带损伤的风险较高。例如曾经有过轻微膝关节韧带损伤未完全恢复的人,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在相同或较小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再次损伤。
二、损伤类型及表现
1.前交叉韧带损伤
患者通常会感觉膝关节有明显的扭伤感,随后出现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屈伸活动时更为明显,可能会出现膝关节不稳定,有打软腿的现象。
2.后交叉韧带损伤
受伤时可能有膝关节向后的暴力作用,受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功能受限,患者可能会感觉膝关节有松弛感,行走时膝关节稳定性差。
3.内侧副韧带损伤
多因膝关节受到外翻暴力引起,受伤部位疼痛、肿胀,内侧副韧带部位有明显压痛,膝关节外翻应力下疼痛加剧,膝关节活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4.外侧副韧带损伤
常由膝关节内翻暴力导致,外侧副韧带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膝关节内翻应力下疼痛明显,活动受限。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一些特定的试验来初步判断韧带损伤情况,如前抽屉试验可初步判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侧方应力试验用于检查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等。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观察韧带的连续性和结构,对于一些较轻的韧带损伤有一定的筛查作用。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够清晰显示韧带的损伤程度,如韧带是否断裂、撕裂的范围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损伤较轻的韧带损伤,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急性期处理,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逐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2.手术治疗
当韧带损伤严重,如完全断裂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或重建损伤的韧带,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手术后也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发生膝关节韧带损伤时,由于其骨骼和韧带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发生膝关节韧带损伤时,要考虑其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营养支持和适度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损伤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女性在运动等情况下发生膝关节韧带损伤时,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在康复训练中注意肌肉力量的平衡训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