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什么意思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等且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低置胎盘,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有关,有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等表现及产后出血等危害,通过超声等诊断,处理有期待疗法及终止妊娠(剖宫产或阴道分娩),需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方式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
一、前置胎盘的分类
1.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4.低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的距离小于20mm,但未达到宫颈内口。
二、前置胎盘的病因
1.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得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增大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导致前置胎盘。例如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剖宫产手术会损伤子宫内膜,子宫下段肌层受损,胎盘为了获取更多血液供应,容易附着于子宫下段形成前置胎盘。
2.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可延伸至子宫下段;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也可能导致前置胎盘。
3.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从而形成前置胎盘。
三、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临床表现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这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两者之间。
2.危害
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产后子宫下段肌层收缩力较差,易导致胎盘剥离不全而发生产后出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植入性胎盘: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可导致胎盘植入,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甚至需要切除子宫。
产褥感染:由于反复阴道流血,产妇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产褥感染。
对胎儿的影响:前置胎盘出血可导致胎儿缺氧、窘迫,甚至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死亡率较高。
四、前置胎盘的诊断
1.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可明确胎盘位置,一般在妊娠28周后通过B超检查确定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
2.磁共振成像(MRI):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一般不作为首选,多用于超声检查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胎盘植入时。
五、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1.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应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间断吸氧,提高胎儿血氧供应,尽量维持妊娠至36周。同时给予抑制宫缩药物,如利托君等,以及促进胎儿肺成熟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及B超,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2.终止妊娠
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及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先露高浮,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
阴道分娩: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胎先露为头位、临产后产程进展顺利并估计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但阴道分娩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且在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产妇出血情况,做好输血及抢救准备。
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前置胎盘的处理需综合考虑;对于有多次流产、剖宫产等病史的女性,孕期更应加强产检,早期发现前置胎盘;对于胎儿方面,要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确保胎儿的健康;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妇的安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