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矫正
脊柱侧弯的矫正方法包括观察随访、支具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轻度脊柱侧弯且骨骼未发育成熟者需定期观察随访;骨骼未发育成熟、Cobb角20°-40°的患者适用支具治疗,需24小时佩戴;Cobb角大于40°-50°等情况需手术治疗,有后路融合术等方式;康复训练是辅助手段,包括凸侧拉伸、凹侧强化等,如游泳、吊单杠等需长期坚持。
一、观察随访
对于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20°)且骨骼未发育成熟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观察随访。一般每4-6个月拍摄脊柱站立位X线片,监测侧弯进展情况。因为在生长发育阶段,脊柱侧弯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通过定期随访能及时发现侧弯变化,若侧弯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可继续观察。例如,对于处于青春期前的儿童,骨骼仍在发育,密切观察其脊柱侧弯变化至关重要,根据侧弯进展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二、支具治疗
1.适用情况
适用于骨骼未发育成熟(Risser征0-3级)、Cobb角在20°-40°之间的脊柱侧弯患者。支具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外力作用来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
不同类型的支具,如Milwaukee支具、Boston支具等,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适用范围。以Milwaukee支具为例,它可以同时矫正胸椎和腰椎的侧弯,通过头部和骨盆的支撑来施加矫正力。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阶段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在支具选择和佩戴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脊柱侧弯对身体外观和心理的影响,同时要确保支具佩戴的舒适性和依从性。对于青少年患者,生活方式上需要注意在佩戴支具期间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不良姿势加重侧弯。
2.佩戴要求
患者需要24小时佩戴支具,除了洗澡等特殊情况外。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一般建议每天佩戴至少16-23小时。长期坚持佩戴支具是控制脊柱侧弯进展的关键,但要注意长期佩戴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压迫等问题,需要定期检查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且骨骼已接近发育成熟(Risser征4-5级),或者支具治疗无效、侧弯进展迅速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生理曲度,防止侧弯进一步加重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
对于成年患者出现的脊柱侧弯,若伴有疼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能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相对青少年患者更高。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脊柱侧弯的详细影像学评估、心肺功能评估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脊柱相关手术史等,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手术方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后路融合术、前路融合术等。脊柱后路融合术是通过在脊柱后方植入内固定装置(如椎弓根螺钉等),然后将侧弯的脊柱进行矫正并融合相邻的椎体,以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前路融合术则是通过前方入路进行脊柱融合。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四、康复训练
1.针对性锻炼
在脊柱侧弯的矫正过程中,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例如,侧弯凸侧的肌肉拉伸训练和凹侧的肌肉强化训练。可以进行游泳训练,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于脊柱侧弯患者来说,特别是蛙泳等姿势,能够有效地锻炼背部肌肉,有助于改善脊柱的平衡。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和强化训练,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青少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一些针对脊柱的康复训练,如吊单杠等,吊单杠能够利用自身重量对脊柱起到一定的牵引和拉伸作用,有助于改善脊柱侧弯。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根据患者的侧弯程度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对于女性患者,由于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在康复训练中可能需要更加关注腰部和骨盆的平衡训练,以促进脊柱整体的平衡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