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筋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肌肉骨骼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肌肉骨骼因素有过度劳损及急性损伤未恢复;环境因素包含寒冷潮湿及外伤后环境影响;免疫因素涉及自身免疫异常及免疫反应引发炎症;其他因素有年龄因素及慢性疾病影响,不同因素对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影响各异。
一、肌肉骨骼因素
1.过度劳损:长期从事重复性的肢体运动,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反复收缩、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下肢肌肉持续受力等,都会使肌肉、筋膜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发筋膜炎。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进行电脑操作,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筋膜不断受到牵拉和摩擦,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产物堆积,进而诱发颈肩部筋膜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过度劳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因运动过度,如频繁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训练而导致肌肉筋膜损伤;老年人则可能因日常活动中的慢性劳损,如长时间做家务等引发筋膜炎。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相对更容易因过度劳损出现筋膜炎问题。
2.急性损伤未恢复:肌肉、筋膜等组织受到急性损伤后,如扭伤、拉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充分的休息,损伤部位可能会形成慢性病灶,进而发展为筋膜炎。比如,运动员在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急性扭伤后,若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踝关节周围的筋膜可能会因为持续的炎症反应和修复不良而逐渐出现筋膜炎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急性损伤的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损伤严重也可能影响恢复;老年人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急性损伤后更易遗留问题导致筋膜炎。
二、环境因素
1.寒冷潮湿: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使肌肉筋膜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废物堆积,诱发筋膜炎。例如,在寒冷的冬季,长期居住在潮湿的房屋中,人体腰背部的筋膜容易受到寒冷潮湿的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腰背部筋膜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南方地区相对湿度较高,人们在潮湿环境中停留时间较长时,患筋膜炎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寒冷潮湿环境中更易受到影响,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和保持环境干燥。
2.外伤后环境影响:如果身体曾有外伤,在寒冷潮湿环境下,外伤部位的筋膜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比如,腿部有过骨折外伤史的人,在寒冷潮湿天气里,受伤部位的筋膜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和环境刺激而发生筋膜炎。
三、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异常: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筋膜组织,引发无菌性炎症,导致筋膜炎。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免疫系统异常可能累及筋膜,进而出现筋膜炎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不同,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增加了患筋膜炎的风险。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保护筋膜组织,避免诱发筋膜炎。
2.免疫反应引发炎症:当机体受到某些感染因素等刺激时,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筋膜出现炎症。比如,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波及筋膜组织引起筋膜炎。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筋膜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筋膜炎。老年人的筋膜逐渐变得脆弱,对各种损伤和不良因素的耐受能力降低,因此老年人患筋膜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筋膜相对较为柔韧,但如果有过度劳损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筋膜炎,不过相对老年人来说概率较低。
2.慢性疾病影响: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使得筋膜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调节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筋膜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病变,筋膜组织供血不足,同时神经病变可能使患者对疼痛等刺激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下降,增加了筋膜炎的发生风险。不同病情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筋膜炎的风险程度不同,病情控制较差的患者风险相对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