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症状吃什么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有腰背或全身骨痛等表现,还可能身高缩短、驼背、骨折;饮食上要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油性鱼类、蛋类、强化维生素D食品、瘦肉、豆类及坚果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防跌倒、选易消化食物,儿童要保证营养摄入、多户外活动,绝经后女性要调整饮食、负重运动并定期检测骨密度。
一、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骨质疏松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身高缩短、驼背,严重者可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腕部等。
二、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的饮食建议
(一)富含钙的食物
1.乳制品: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且钙磷比例合适,利于钙的吸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骨骼发育阶段,需要充足钙摄入以保障骨骼生长,每天可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成年人也应保证每天300毫升左右牛奶摄入;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每天饮用300毫升左右。
2.豆制品:像豆腐等豆制品含钙量较高,每100克北豆腐约含138毫克钙。以老年人为例,适当食用豆制品有助于补充钙,可每周食用几次豆制品,如豆腐炒菜等。
3.深绿色蔬菜:例如菠菜,每100克菠菜约含66毫克钙,且富含维生素K等营养成分,维生素K有助于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适当多吃深绿色蔬菜,如儿童可将菠菜做成菠菜泥等形式摄入,老年人则可清炒菠菜等。
(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1.油性鱼类:比如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约含100国际单位左右的维生素D。对于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在维生素D需求上无本质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可适当通过食用油性鱼类来补充维生素D,每周可食用1-2次三文鱼等油性鱼类。
2.蛋类:鸡蛋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一个鸡蛋约含23国际单位维生素D。各年龄段人群均可通过食用鸡蛋获取维生素D,儿童每天吃1个鸡蛋可补充部分维生素D,成年人每天1个鸡蛋也较为合适,老年人同样可每天吃1个鸡蛋。
3.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部分牛奶、橙汁等食品会强化维生素D,消费者可选择此类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来补充,根据自身情况,如老年人可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每天饮用300毫升左右。
(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肉类: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每100克瘦牛肉约含20克左右蛋白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经常运动的人可能需要更多蛋白质来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可适当增加瘦肉摄入,每天可食用50-100克瘦肉。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肉,如里脊肉等,以避免过多脂肪摄入影响健康。
2.豆类及坚果:豆类如黑豆,每100克黑豆约含36克蛋白质;坚果如杏仁,每100克杏仁约含21克蛋白质。老年人可将豆类做成豆浆等饮用,每天适量饮用豆浆,坚果可作为健康零食每天吃一小把,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热量过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除了保证上述营养物质摄入外,还应注意避免跌倒,因为老年人骨骼脆弱,一旦跌倒易发生骨折。同时,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在补充营养时可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形式,如将牛奶制成酸奶等更易吸收的形式,豆制品可做成软嫩的豆腐等。
(二)儿童
儿童处于骨骼快速发育阶段,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至关重要。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每天足够的奶制品、蔬菜水果及肉类摄入。同时,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三)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除了饮食调整外,还应注意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同时,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