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胰腺炎鉴别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心肌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等。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鉴别可从病史中溃疡病史、腹痛起始部位,体征中板状腹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中淀粉酶、膈下游离气体等方面区分;与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鉴别可从病史中胆绞痛及进食油腻食物相关、腹痛部位,体征中Murphy征等,实验室及影像学中胆红素、淀粉酶等及B超、CT等检查区分;与心肌梗死鉴别可从病史中冠心病等、疼痛部位及伴随症状,体征中心率血压等,实验室及影像学中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区分;与肠系膜动脉栓塞鉴别可从病史中心脏病史、症状与体征不符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中血管造影、CT等检查区分。
一、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
(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1.病史方面
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有长期溃疡病史,而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有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病史。在年龄、性别上无特定倾向性,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大量饮酒者易患急性胰腺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穿孔风险。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患者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腹痛起始部位多在上腹偏右或偏左等溃疡好发部位。而急性胰腺炎腹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
2.体征方面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查体可见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腹部压痛,但程度相对消化性溃疡穿孔可能稍轻,部分患者可有腹胀,严重时可出现Grey-Turner征(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蓝-绿-棕色大片瘀斑)或Cullen征(脐周皮肤青紫)。
3.实验室及影像学方面
实验室检查:消化性溃疡穿孔时,血白细胞升高,血清淀粉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多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断;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胰腺水肿、坏死等改变,有助于急性胰腺炎诊断。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1.病史方面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患者多有胆绞痛病史,疼痛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史如前所述。在年龄上,女性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急性胰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胆道疾病相关的急性胰腺炎在有胆道疾病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放射。急性胰腺炎疼痛多位于左上腹。
2.体征方面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患者Murphy征阳性,右上腹可有压痛、反跳痛等。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部有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腹膜刺激征,但部位与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不同。
3.实验室及影像学方面
实验室检查: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时,血清胆红素可升高,白细胞升高,血清淀粉酶可轻度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升高更明显且有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等胆囊炎表现,或胆管内结石等胆石症表现;腹部CT可更清晰显示胰腺情况,有助于鉴别急性胰腺炎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
二、与其他系统疾病的鉴别
(一)心肌梗死
1.病史方面
心肌梗死患者多有冠心病病史,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相对多见。急性胰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特定性别绝对倾向性,但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需注意鉴别。
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性质较剧烈,常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2.体征方面
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血压可出现异常,心前区可有异常体征,如心音低钝等。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是腹部体征。
实验室及影像学方面:心肌梗死时,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升高。急性胰腺炎时心电图多无特异性改变,主要依靠血清淀粉酶等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二)肠系膜动脉栓塞
1.病史方面
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多有心脏病史,如心房颤动等,中老年人群多见。急性胰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相关病因的人群需注意。
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腹痛剧烈,但腹部体征相对较轻,即所谓的“症状与体征不符”。急性胰腺炎有典型的腹部疼痛及相应体征。
2.实验室及影像学方面
实验室检查:两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直接鉴别。影像学检查中,腹部血管造影可发现肠系膜动脉栓塞的血管阻塞情况,而腹部CT等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