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可能表现出多种相关症状。在月经异常方面,有月经周期改变(包括延长、缩短、不规律,与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不同年龄原因有别)和月经量变化(过多或过少,与疾病、生活方式等有关,有宫腔操作史者需警惕不孕风险);排卵障碍相关表现为排卵试纸监测异常(可能无阳性或不明显,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年龄原因不同,生活方式可干扰)和基础体温变化异常(单相型或双相型异常,年龄有影响,生活方式影响测量);其他相关表现有腹痛(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同性别中女性常见,生活方式等可致)和分泌物异常(白带增多、异味、颜色改变等,不同年龄原因有差异,生活方式可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致)。
一、月经异常
1.月经周期改变:正常月经周期具有一定规律性,一般为2135天。不孕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如原本28天左右的周期延长至35天以上;或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还有些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时而提前时而推迟。这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延长)、闭经等,而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不同年龄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的原因有所不同,育龄期女性更需关注是否因生殖内分泌疾病导致,而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是自然的生理过渡,但也需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2.月经量变化: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与不孕相关。月经量过多可能超过80ml,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情况,这些疾病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干扰受精卵着床;月经量过少可能少于20ml,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等有关,如人工流产术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粘连、变薄,从而使月经量减少,同时影响受孕。性别方面,女性月经量变化是普遍关注的点,生活方式上,过度节食、熬夜等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量异常,进而影响生育。有过宫腔操作病史的女性出现月经量改变时,需高度警惕不孕风险。
二、排卵障碍相关表现
1.排卵试纸监测异常: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期前,体内促黄体生成素(LH)会出现峰值,排卵试纸可监测到阳性结果。不孕女性使用排卵试纸监测时,可能出现不出现阳性结果或阳性结果不明显的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排卵障碍。但排卵试纸监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试纸质量、监测时间等,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不同年龄女性排卵情况不同,年轻女性排卵障碍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有关,而围绝经期女性排卵障碍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影响受孕。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等都可能干扰排卵,肥胖女性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排卵,增加排卵障碍的发生风险。
2.基础体温变化异常:基础体温是指人体经过长时间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所测量的体温。正常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并持续1214天左右。不孕女性可能出现基础体温单相型,即无排卵性体温变化,提示没有排卵;或者双相型体温但升温幅度不够、持续时间短等,也提示可能存在排卵异常。年龄对基础体温变化有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可能变得不明显。生活方式中,睡眠质量不佳等可能影响基础体温的准确测量,从而干扰对排卵情况的判断。
三、其他相关表现
1.腹痛:部分不孕女性可能出现慢性盆腔疼痛,表现为下腹部隐痛、坠胀等。引起腹痛的原因可能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盆腔炎症会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进而影响受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在盆腔内生长,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扭曲等,导致不孕并伴有腹痛症状。不同性别均可能出现腹痛相关不孕表现,但女性更为常见。生活方式上,不洁性生活等可能增加盆腔炎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引发腹痛和不孕。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出现腹痛时,需考虑术后粘连等导致不孕的可能。
2.分泌物异常:不孕女性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如白带增多、异味、颜色改变等。白带增多且呈豆腐渣样可能是念珠菌感染,异味伴黄绿色白带可能是滴虫感染,这些阴道炎症可能影响精子的存活和活动,从而影响受孕。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原因有所差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卫生习惯不良等引起阴道炎症,育龄期女性可能与性生活等因素相关,围绝经期女性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出现分泌物异常。生活方式中,不注意外阴清洁、频繁阴道冲洗等都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分泌物异常和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