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背部筋膜炎有疼痛(慢性疼痛、局部压痛)、肌肉紧张与痉挛(肌肉紧张、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弯腰受限、转身受限)等症状,治疗包括物理治疗(热敷、红外线照射、按摩)、运动疗法(伸展运动、有氧运动)、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不同人群用药有差异)。
一、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1.疼痛
慢性疼痛:多数患者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慢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隐痛,疼痛可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后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些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背部筋膜炎发作时会感觉背部持续的隐痛,影响工作状态。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特征相似。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背部筋膜炎导致的慢性疼痛。
局部压痛:在背部可触及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常位于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肉腹等处,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痛感,且疼痛可向远处放射。比如,部分患者背部某个特定肌肉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按压该点时不仅局部疼痛,还可能放射到肩背部或臀部等区域。
2.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病部位的肌肉可出现紧张状态,触摸时感觉肌肉较硬,患者自己也能感觉到背部肌肉发紧。以中青年体力劳动者为例,由于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背部肌肉容易出现紧张情况,进而引发背部筋膜炎,导致肌肉紧张。不同性别患者肌肉紧张表现差异不大,但男性体力劳动者因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肌肉紧张程度在外观上更易察觉。
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背部肌肉突发的强直性收缩,患者会感觉背部像有筋被拉紧一样,疼痛较为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例如,在剧烈运动后或受寒等情况下,背部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发生肌肉痉挛,导致背部活动困难,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3.活动受限
弯腰受限:患者弯腰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弯腰幅度减小,难以完成正常的弯腰动作,如捡东西等。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柔韧性下降,若伴有背部筋膜炎,弯腰受限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年龄因素导致肌肉、关节等功能减退,再加上筋膜炎的影响,弯腰活动会更加困难。
转身受限:背部筋膜炎患者转身时也会不灵活,转动身体的幅度变小,需要整个身体转动来配合转身动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转身受限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其背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本就较差,加上筋膜炎的影响,转身活动受限程度加重。
二、背部筋膜炎的治疗
1.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可以促进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建议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因为老年人皮肤薄、感觉神经迟钝,容易被烫伤。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背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红外线照射距离背部皮肤约30-5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1-2次。不同性别患者在红外线照射时基本没有特殊差异,但对于皮肤有破损或感觉障碍的患者要谨慎使用,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背部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由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加重损伤。按摩时间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肌肉等发育尚未成熟,一般不建议采用按摩治疗背部筋膜炎,除非是经过专业评估后的特殊情况。
2.运动疗法
伸展运动:进行背部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例如,站立位背部伸展,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后伸展背部,保持10-15秒,重复10次左右。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幅度,老年人进行伸展运动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等不适;儿童由于骨骼尚未定型,伸展运动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身体发育阶段的简单伸展动作。
有氧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以提高身体整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背部筋膜炎的恢复。快走速度一般保持在每分钟60-100步,每次快走20-30分钟,每周3-5次。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进行有氧运动前要咨询医生,评估运动风险后再进行,避免因运动不当引发心血管问题。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对于儿童,一般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儿童使用可能会有潜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风险;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对胃肠道、肾脏等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